反正現在曹操的主力都在防備北麵軍力無比強大的袁紹,淮河北麵的曹仁手下不過一些豫州徐州郡兵,自保都勉強,別想著曹仁翻起什麼風浪。
就算曹仁想要搗亂,或者曹操暗中抽集部分主力想要來個釜底抽薪,但是新修的堅城壽春,還有視曹操為殺父仇人的當世一流謀士陳宮,加上張繡的大將高順以及麾下四萬士卒,都會讓曹操感受到啃一塊硬骨頭的滋味。
更何況,足足喪失了十萬善戰之士的曹軍,在沒有郭嘉和許褚的情況下,曹操自己都不願意踏進這塊是非之地。
所以張繡完全可以在整合了各部軍馬,籌集足夠的軍糧之後,發起一場相當規模的兼並戰爭!
鯨吞荊州九郡是不現實的,但是張繡自問,以現在淮南軍的實力,吃下富庶的江夏郡,甚至攻下江陵和襄陽,都是完全可以的。
既然完全可以,那為什麼不做呢?
於是張繡來了。
送給劉表的書信並沒有到達劉表處。張繡派出的使者路經江夏郡的時候,韓嵩寫的書信便被江夏太守黃祖攔截,黃祖閱畢之後直接把書信撕了扔長江裏麵,這個倒黴使者也被黃祖驅逐出境。
與此同時,黃祖一方麵積極組織部卒,擺好迎戰姿態。另一方麵聯係襄陽方麵,
派出的使者被狼狽遣返,而且對方做出了一副等你打的姿態。張繡軍上下群情激奮,張遼率先請戰,張繡應允。
於是在皖城適應了一個月水船生活的四萬張遼部士卒,在張繡確定發動戰爭之後,第一批在番陽湖港登船。
同時張勳部與陸勉部也是集中了兵馬,張繡軍迅速做好了水陸並發的準備。
就在張繡軍還在厲兵秣馬的時候,江東小霸王孫策,卻是搶先一步對劉表宣戰了。以報父仇之名,借道丹陽郡,舉江東重兵,劍指荊州,兵鋒直臨豫章郡。
劉繇早就病死了,主事豫章的是太守華歆,隻是豫章郡地處荊州、淮南、江東三方中間,這些年政局動蕩,太守是一年換一個。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以及漢末名將朱雋之子朱皓,還有出身丹陽的豪強笮融,都曾爭奪過丹陽太守職位。
其中諸葛玄代表的是劉表的利益,擁有荊州作為後援。但是豫章郡相對於襄陽實在偏遠,有著劉繇直接支援的朱皓很快打敗了諸葛玄。但是好景不長,劉繇的戰友笮融又殺了朱皓自立。劉繇打不過小霸王孫策,但是收拾個豪強出身的笮融還是可以的。在召集各屬縣兵馬平定笮融之後,名士華歆被推出來擔任豫章太守。
作為劉繇政治上的繼承者,華歆繼承了劉繇病死之後的大部分政治遺產。但是相比於劉繇作為正統的揚州刺史對於豫章郡的掌控力,華歆還是差太多。
比如孫策的主力已經借道丹陽郡打到豫章郡邊界了,華歆這邊才得到了消息。在可以調動的兵馬上麵,華歆也隻有豫章郡治附近幾個屬縣的兵馬指揮的動。
孫策剛進兵豫章,那邊彭澤守將便直接投降了,這使得孫策輕易打通了通往荊州的門戶!
數日之後,孫策派往豫章郡郡治的特使虞翻傳回了好消息,豫章太守華歆決定放棄豫章太守之職!
這個消息其實等同於華歆投降了。因為除了華歆還能攏聚豫章民心之外,已經再無人可在豫章興兵對抗孫策了。隻是這不同於真正的投降,華歆獻降隻是獻了豫章郡,他本人並沒有做孫策臣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