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一時豪傑(1 / 2)

“由臧洪之事可見袁紹其人外寬內忌,稍有觸犯便以勢壓人,若我等歸附於他麾下,勢必要每日兢兢戰戰,諸位你們可曾願意?”

麵對張繡的詢問,眾人皆是緘口不言,但是所有人眼神中的思慮與猶豫之色已經完全消失。

看到張繡已經是決意不肯歸附袁紹之後,身為張繡長者的賈詡暗自在自己心裏又對張繡的眼界打了一個高分,明麵上也配合張繡地咳嗽了一聲開口問道:“現今的河北四州刺史,諸位可曾知道都是誰?”

不少武將麵麵相覷,他們這些日子早已因為重新調整軍隊而忙昏了,哪裏顧得上幾千裏外河北發生的不相幹的事情。

賈詡微微轉向斥候大統領裴元紹裴校檢校尉,後者抱了抱拳一副正經樣子說道:“根據我方派往青州的探子探報,袁紹目前在青州的刺史為——袁紹長公子袁譚;在幽州任命的刺史為——袁紹次子袁熙;在並州任命的刺史為——袁紹外甥高幹;在冀州,袁紹以大將軍兼領冀州牧!但還設了冀州刺史,為——三子袁尚。”

裴元紹說完這些人的名字,眾人頓時心裏明了賈詡什麼意思了。

“袁紹欲成王霸之業,此時正是最為關鍵的時候。隻要使得麾下文武文有所揚,武有所用,其心眾誌成城,再整合百萬帶甲之士,那麼就算是曹操這樣的奸雄,也必定不是對手。”

“曹操雖然鋒芒極利,麾下文武英傑更是當時首屈一指,但是袁紹憑借其聲望,聚合起來的文武英才也不在曹操之下。顏良文醜可敵徐晃許褚,張郃高覽帶兵不遜曹仁於禁,其百萬河北帶甲之士,戰力不下三十萬能征慣戰之曹軍。文臣謀士方麵袁紹也不遜色,沮授審配田豐許攸可當程昱郭嘉荀彧荀攸。袁紹比曹操,更兼有數年休養生息四州之力,而曹操卻是隻有疲憊凋敞之四州,兩相比較,袁紹天下第一諸侯之名,卻是名副其實!”

“但是,袁紹雖然能夠聚合人才英傑,卻是不善於用人。雖然能夠效仿周公之禮賢下士,卻做不到任人唯賢。袁氏僅有四州之地,卻都是讓年齡不過二三十的兒子外甥主一州軍政。賢才大能雖多,但不能施展所長。和平時兵權多在袁氏親信舊吏手中,戰時才托付良將,兵馬雖多卻調劃命令不一。現今袁紹許文錦一州之牧,無疑隻是因為文錦占據淮南,可與他夾攻曹操而已。等到袁紹平定了大局,那麼臧子源臧青州被貶東郡的事跡便會在文錦身上重演。

賈詡一番話說完,眾人皆是汗顏。也是啊,一旦讓袁紹吞並了中原,那麼張繡以及天下諸侯都不會是袁紹對手,那麼沒有任何顧忌的袁紹是可以任意拿捏張繡的。

眾人不禁一齊又想到了原袁紹的頭號大將麴義。

麴義原本是冀州韓馥的大將,但是因為韓馥無能,麴義帶領本部士卒投奔了聲名極高的袁紹。這件事情也是袁紹圖謀冀州的開始。之後袁紹趁機派荀諶高幹為使者,勸說韓馥獻出冀州。韓馥還沒有答複的時候,聽到消息的另一名韓馥的大將張郃也反水了。有自知之明的韓馥便以一州之主的地位把全部地盤讓給了名義上的屬下——渤海郡太守袁紹。

麴義張郃投降袁紹之後,各有一戰,決定了他們在袁紹集團內部的運勢。

那便是對公孫瓚的界橋之戰。那時公孫瓚借著攻破青州兵勢很盛,壓過了才得到冀州的袁紹。接著公孫瓚又圖謀冀州,袁紹當時派公孫瓚的從弟公孫範為渤海太守,以討好公孫瓚,並躲避公孫瓚的兵勢。但是公孫範卻是剛掌控渤海便倒戈,和自己堂兄公孫瓚一起攻打冀州。

袁紹不得已迎戰,當時袁紹兵少且弱,公孫瓚兵多且勇,局勢對袁紹不利。袁紹便讓麴義領本部兵馬當前鋒,迎敵公孫瓚威震邊塞的白馬義從。

白馬義從屬於沒什麼防護的輕騎弓騎,類似於張繡的羌胡弓騎,但是卻更為精良。依靠速度和弓箭造成殺傷。而麴義的部眾卻是以大盾加弓弩的配置的步兵,而且不足千人。但是公孫瓚威震塞外鮮卑胡人的數千白馬義從卻在這支步兵麵前吃了大虧,極大的盾牌使得白馬義從的弓箭失去了殺傷,等到白馬義從企圖用近戰武器解決麵前行動不便的重盾手的時候,卻發現隱藏在巨盾之後的不是長槍刀劍,而是所有輕騎最怕的弩!

在近距離下,弩箭的殺傷力以及持續力比弓箭強很多,所以身上隻有皮甲的白馬義從瞬間遭到了殘酷打擊。一支弩箭平直射出,在幾十步甚至十幾步近的距離能穿透一人,所以公孫瓚引以為傲的白馬義從敗了,敗得很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