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一時豪傑(2 / 2)

讓準備措手不及的白馬義從更反應不及的是,麵前這群裝備了巨盾的步兵居然沒有像普通重盾手一樣穿重甲,甚至連皮甲都沒穿,隻拿著輕刀輕劍,龍行虎步般急促殺向混亂的白馬義從。

沒有用弓箭造成殺傷,而且陣形大亂,而且失去了速度與敏捷優勢的白馬義從成了待宰的羔羊,瞬間大敗特敗。袁紹趁機揮軍掩殺,顏良文醜兩員悍將引軍向前,大敗有優勢兵力的公孫瓚。

袁紹好歹也是懂點打仗的,知道讓公孫瓚反應過來這仗成敗還不確定,便當即讓全軍壓上,自己隻帶百餘人緩緩前進。

這百餘人的裝備也很奇葩,都是一身覆蓋全身的重甲,人人高大威猛,手執一杆大長戟。這百餘人並不是袁紹的親兵灰霜營,袁紹為了一口氣壓死公孫瓚連親衛灰霜營都派出去了,隻留下這支裝備重甲不便追擊行動的步兵。

結果在袁紹脫離了大隊兵馬很遠的時候,被最早打散的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忽然又重新彙聚在一起,而且瞅見了袁紹這一百步兵。

於是,這兩千多在塞外縱橫無敵白馬義從殺了過來,企圖幹掉這一百袁軍掙回一點麵子。

這群白馬義從裏麵沒人認出來袁紹也在裏麵,隻是按照常規情況打。先是掏出弓箭遠射這群沒有一個盾牌的重甲兵。

於是這群士兵趕緊用身體護在袁紹和隨軍謀士田豐身上。普通的重甲手都有盾牌,但是這群統一拿著戟的重甲手卻是連個最小的手盾都沒有。

兩千白馬義從包圍了袁紹這一百人,箭如雨下。但是奇怪的是,這支沒有盾牌的甲兵卻是一點都不怕射來的弓箭,很多甲士直接麵向白馬義從,就拿身前的重甲硬抗射來的羽箭。

從重甲的裝備程度上,全身的甲胄是不遜於飛熊兵的,甚至就是模仿飛熊兵製造的。隻是飛熊兵沒有固定武器,還有裝備盾牌,而這支步兵兵器隻有一支大戟。

見射程遠且可以曲射拋射的弓箭力道穿透不了重甲,惱羞成怒的白馬義從們又拿出了彎刀,企圖依靠人數優勢解決這群穿龜殼的步兵。

騎兵克製步兵的兵道在同一天之內再次被打破,這群步兵訓練有素地依靠長戟排出了白馬義從從沒見過的戟陣——刺蝟陣,觸碰上去的白馬義從無不墜馬被勾殺。

血戰很久,白馬義從死傷不少,然而卻還是不能深入陣中。加上麴義已經領兵返回,不知道裏麵就是袁紹的白馬義從們一哄而散。

戰後,白馬義從們終於知道自己錯失了一個徹底扭轉戰局的天大機遇,得知了那兩支從未謀麵的奇葩步兵的名字。

裝備巨盾卻居然不是重型兵的——先登營。裝備重甲卻沒有重甲兵的標誌盾牌的——大戟士!

士皆先登,人人死誌!

先登死士在此戰的關鍵性表現使得統領麴義從此平步青雲,成為了袁軍第一大將。而大戟士雖然也不賴,但卻隻能防守不能追擊的遜色表現導致其統領張郃隻能授任四大庭柱。

然而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在此後不斷斬獲戰功的麴義越做越大,終於引起了袁紹的猜忌。於是去年便被袁紹以居功自傲目無主公的名頭斬首了。

說白了,就是功高震主。這個一方麵可以說明麴義的人品,更多的,說明了袁紹自己的才能、肚量以及用人藝術。

或許麴義是真的居功自傲,但是一個優秀的主公是從來不會讓部下做到“功高震主”的,麴義的事跡正好說明了袁紹自身能力的有限。

一個容不下比自己隻是單方麵能力強的屬下的主公,跟隨他的話是不是要時刻隱藏自己過人的能力?

陳宮張遼等人不禁陷入了沉思。

“袁紹,終究是一時豪傑而已!”

忽然,一個不屬於殿堂內的聲音傳了出來!

卻見河北使者荀諶,大搖大擺地從正門走了進來。

賈詡適時起身,麵向張繡做了一拜:“不曾經過文錦許可,就將文錦關押的重犯釋放出來,並且旁聽了我軍議事,老夫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