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三國第一義士(1 / 3)

“臧洪事跡,諸位可知?”張繡忽然冒出來這樣一句話。

圍坐在火爐旁的所有文武忽然個個臉色肅然起來。

臧洪,一個為世人所欽佩的名字。

最初的臧洪,是原廣陵太守張超的部下。臧洪第一次露臉就是因為他說服了張邈張超兩兄弟興義軍討伐董卓!

在時間上,臧洪是酸棗會盟即所謂討董會盟十八路諸侯會盟的最早發起人,甚至比曹操舉旗還早。

之後臧洪主持了酸棗會盟的設壇盟誓,聲名聞達於諸侯。加上此人能力頗強,為豫州兗州等地的刺史郡守所敬重。

記得身為兗州陳留太守張邈問過親弟弟張超:聽說你在廣陵什麼事不管,行政教化賞罰什麼的都交給你的手下臧洪管理,這個臧洪是怎樣一個人?

張超的回答是很直接坦白的:臧洪此人海內奇士,才幹智略都比我強出不止一籌!

張超對臧洪的評價可不帶一點吹的。事實上關東討董聯軍解散之後,臧洪因為受張超派遣,去幽州聯結劉虞。隻是因為河北袁紹和公孫瓚大戰,道路不同。臧洪不得已接受了與張超張邈交好的袁紹的領導,為袁紹治理青州。

黃巾之亂之後,雖然以張角張梁張寶為代表的黃巾軍主力與領袖都湮沒曆史,但是很多地區的黃巾軍仍然堅持鬥爭,其中以青州最為甚!

曆史上有關青州黃巾的事跡實在太多,比如管亥包圍北海,太史慈借劉關張解北海孔融之圍;曹操大破青州黃巾軍、收編精壯號為青州兵;公孫瓚大敗青州黃巾,兵勢大漲,在河北強壓袁紹一頭!

而臧洪,就是治理已經被黃巾軍糟踐地真正遍地狼煙千瘡百孔的青州。經過臧洪的治理,青州出現了新氣象新樣貌,於是“群盜奔走”!

然而就在青州百廢待興的關鍵時刻,袁紹卻是將不是嫡係的臧洪調離了青州,讓臧洪擔任兗州東郡太守之職。

要知道,臧洪之前擔任的可是青州刺史的職務,管理的是整個青州。但是袁紹卻是在臧洪為他立下安定青州的大功勞之時,將臧洪貶為一郡太守!

而且居然是東郡太守,要知道東郡乃是在兗州地界,兗州處於曹操的勢力範圍,隻是因為張邈聯合呂布反叛,曹操丟失了絕大部分兗州。袁紹當時也沒客氣,逼迫兗州一小部分在黃河北麵郡縣向他投降。而東郡有一部分轄縣在河北,袁紹直接就地成立東郡新的郡治,然後讓臧洪當這個其實隻管兩三個縣的郡的太守。其中反差之大,世人皆為大駭!

這其實也和袁紹前期的外交策略有關,當時在中原袁紹最熟悉和關係最緊密的就是曹操,自我感覺能力比曹操強的袁紹自然願意拉這個哥們發小一把,畢竟有過“那些年我們一起浪蕩過的洛陽”的歲月不是?所以關東聯軍解散之後袁曹之間的聯係在一段時期內是相當緊密的。

尤其是在曹操因為追擊董卓戰敗,勢力衰微之時,袁紹更是堅信曹操能力有限,於是不拿曹操當潛在對手的袁紹在曹操最衰微的時候還在支持曹操。

結果曹操對青州黃巾軍一戰成名,此時的袁紹雖然意識到曹操對自己的大計有所威脅,但是當事仍是把曹操當成一個暴發戶。最後隻派了一個將領帶著三營兵馬去試探曹操。

這裏必須提到上幾章才出現過的朱靈路昭。路昭是曹軍典型的因為曹操招兵買馬而從軍的外姓派將領,而朱靈卻不是外姓普通派將領出身,也非青州軍或者曹氏夏侯氏親貴派出身,而是原本袁紹的部將!

對,沒錯,當時袁紹派去試探曹操深淺的就是朱靈。適逢曹操決意派兵征討徐州陶謙,袁紹便派出朱靈,率領著著三營軍馬,打著協助曹操征討陶謙的名號光明正大跟著曹操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