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慘敗(1 / 2)

“答案貌似已經揭曉了,文錦你並沒有做到。”

“你的心,很寬大卻又很狹小。”

“你的野心大!在宛城老夫已經看出來了。你不願向劉表投誠,做一根苟活於亂世的稻草。你不願遠赴西川,打下王業再圖謀帝業。你選擇了逐鹿中原,成者王,敗者寇!”

“然而你的容忍之心太小!和曹操這一戰是必須打,但你卻拘泥於一城一地之得失,隻想拒敵於國門之外。不願放棄汝陰一個小郡,結果就是可能連整個淮南搭上。”

“曹軍兵員數量超出我方,兵將素質也不是我們可比的。但是俗話說有利就有弊。曹軍兵眾,其實正是他們的弱點。二三十萬大軍的糧草消耗本來就是巨大的,如果戰線拉長,糧草消耗就是天數!”

“那麼,戰場選擇在距離許昌更近的汝陰好,還是選擇在淮南其他地方好呢?”

“我方遭遇糧荒,在這時卻也是我們的一大優勢。如今的淮南不用我們刻意的堅壁清野,田地裏已經是顆粒未存。甚至所有能吃的樹皮野菜,也都被災民充饑了。”

“那麼要是曹軍深入淮南腹地作戰,更是難以得到糧草補給!甚至還得發放糧食來救濟饑民。本來軍糧可以支撐三四月,這樣一來最多隻能夠一個月作戰。”

“這本是戰略眼光問題,其實老夫相信文錦你有這份眼光。但是可能因為因為你的不願隱忍,或者因為你的自負,導致你隻想在汝陰阻擋住曹軍步伐,而不想戰火燒進你正在重新建設的淮南。”

“你想證明自己,老夫知道。你的確需要通過一場舉世聞名的戰役凝聚人心,證明自己真正崛起於亂世。但是如果你的心不成長,勢力再大也是一場浮華!”

“老夫讚同‘謀略是決定戰局的重要因素’這句話。”

“而在蘄陽之戰,文錦你和陳公台的謀略,始終在曹孟德的掌控中。”

“謀略確實可以在戰場上扭轉戰局,彌補強弱的差距。但是,如果在謀略上,弱勢的一方也遜於強勢的那一方,那就真的無藥可救了。”

“沒錯,曹軍確實用了聲東擊西之計。有十萬軍帳的東大營卻隻屯駐四萬軍隊,隻有四五萬軍帳的西大營卻屯駐了十萬人馬。智謀如陳公台,自然是能分辨的。”

“但是文錦你必須知道,陳公台和曹孟德交手多次,對對方套路都了如指掌。陳公台深知曹孟德奸詐難纏,難道曹孟德就不知陳公台智謀超群心思縝密嗎?”

“更何況如今的曹操已經不是原來的曹操。不說這幾年曹操的心性謀略有多少長進,就說他身邊,已經聚集起了數位當世頂尖智謀之士!”

“也許有的人名聲未顯,但其智謀卻絕不下當世任何一個久負盛名的智謀之士。比如,潁川郭嘉!”

“此人年紀不大,甚至隻有老夫年紀的一半,但其心性智謀和眼光,卻不遜於老夫。”

“此人現在在曹操手下擔任軍師祭酒之職,這個官職還是曹操特地給此人設置的。或許這個官職沒有參軍主簿這些顯要,但是卻隻向曹操負責。可見此人在曹操心中地位。”

“而且這次文錦之所以敗,老夫猜想就是此人所為。因為曹操用計,以奸詐、利落幹脆和直取要害為特色。”

“當日被呂布以田氏之名誆騙,在濮陽城大敗的曹操當晚便用詐死之計大敗了呂布。足見此人奸詐本色和直接利落的作風。”

“攻滅呂布也一樣,得陳登父子內應,曹操便一口氣要剿殺呂布,永絕後患。之後以退為進,一舉包圍了臧霸飄忽不定的泰山軍。”

“種種計策,都是不計手段,一舉就直擊要害。這便是曹操的作風。然而此次,曹操卻陽謀陰謀結合,還用了連環計,一反一招製敵的常態。”

“這都是因為郭嘉的存在!”

“曹操兵馬多於我方,但是從沒有和我軍正麵交戰的他並不知道我軍目前的實力,所以他邀戰野外,來對比兩軍實力。”

“當然,曹操也能從文錦你糾集主力開赴蘄陽這點看出文錦你急於證明自己的心態,所以他不擔心邀戰不成功。最後,文錦你確實去了。”

“這場首戰文錦你無疑打得很漂亮,盡管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大將都出戰了,而軍陣卻無得力大將鎮守的問題、我軍各部默契配合稍差、應變應急能力不足等等問題。但文錦你好在贏了,還生擒了曹操帳前都尉虎癡許褚和幹將於禁,我軍與曹軍交戰也保持了傷亡大致持平。”

“從戰術上文錦你無疑贏了。但是戰略上,文錦你已經輸了。因為你的應戰舉動,已經讓曹操達到了他的目的。”

“戰爭中,達到了敵人的目的就等於讓自己朝著失敗走近了一步。”

“曹操以及他的智囊們大致得知了我軍實力後,就可以有針對的重新調配部署。比如,曹操再實施聲東擊西之計之時,將十萬人馬放在中軍,進行攻城。在西側也放了十萬人馬,用來攻打紀靈的西大營。而隻在東麵留了四五萬疑兵,迷惑張遼統領的東大營。”

“如果這是曹操用計,倒是隻可能就是這樣。但是,因為郭嘉的存在,曹操還用了一計,那就是偷梁換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