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看著對方的一輛輛馬車,心中不服。
“哼,這麼大的動靜,沿路各匪怎麼充耳不聞?老哥,我們去偷過來。”
陳叔張望著遠處,指給梧桐說:“沿路的盜匪來了。”
“哈哈,來搶藥王穀的藥材啊,還有閻包子的地契和吳寶的古玩啊。”
梧桐踩著待夜的肩膀看向遠處的人群,頗為興奮。
隻是瞅了半天也沒瞅到馬匪,但是瞅到了為如花似玉的小姐姐。
花蓉。
江南花家到了。
花映泉花蓉和三位花家堂主各騎一馬護在五輛珠寶車旁。
隻是除了花家外,一旁還有騎白馬的俊俏青年,腰部挎著一柄漆黑的刀。
正是陳叔所指沿路的盜匪。黑道臥虎崗的三位首領之一“白馬黑刀”,吳琦桂。
當日花家途經臥虎崗被三十餘路搶匪團團圍住,這批搶匪得知是“梁上君子”伊蝶的貨物時頓做鳥獸散,最年輕的首領吳琦桂竟決定變成花家的鏢師,毫不猶豫的離開臥虎崗鞍前馬後的勞累。
“為什麼江湖最有名的大盜,你們卻稱他為君子?”
“因為他本就是君子。拘於仁義不拘於偽禮的真君子。”
這是花蓉和吳琦桂的對話。
當年黃河水濫成災,民不聊生,河南劉知州貪了朝廷的救濟糧私自售糧,卻上報朝廷救濟糧乃臥虎崗搶匪半路截了。此事傳出不僅朝廷震怒,連天下英雄都憤慨不平。
那年江湖之遠的英雄,廟堂而來的高手一起攻上臥虎崗,本將覆滅的臥虎崗卻跳出來了伊蝶。十七八的大好少年站在凜冽的山頭,雙肩架著七八柄刀劍向天下英雄立誓必救災民於水火方才勸阻一場血腥的冤案。
最後盜出劉知州的救濟糧示與眾位英豪,安撫了難民,洗刷了臥虎崗的冤屈。
“若伊蝶兄弟有需,我的黑刀和我的命原為差遣。”
這是花蓉第一次減少心中對伊蝶的怨氣。
她總算明白若隻是一為江湖大盜,父親怎會甘心被勢所壓,隻是心中有畏也有敬罷了。
“那他為何又要做什麼大盜呢?”
“因為他要使天下盜賊都有所為有所不為。”
“盜聖”這個稱呼,是五年前名氣還不大的伊蝶進皇宮擒了“梅花盜”後傳出的。
“梅花盜”是最難纏的采花盜,獨步天下的輕功和下九流的迷藥不知做了多少案子,甚至八卦門掌門藍大先生的獨女都遭此魔手,一時期人人自危。
可能是因為民家女到手的太容易,名聲越大的反而惹得這梅花盜登門造訪,最後好死不死的看上了一國公主,樂善公主。
大內之中不乏高人,隻是大多受困與皇帝的書房,藏寶的密室和皇帝的寢宮附近。心係機密文件,重寶和皇帝安危。故此,這梅花盜還真的潛入了公主的閨房,可惜還未來得及得意,就被同行後輩伊蝶給擒了。啊呸呸呸!伊蝶跟他不是同行。
據說此事發生後,皇帝親自下了道聖旨,可惜未執行就被伊蝶給盜取了。
江湖傳聞,該是皇帝得知公主受驚怒不可遏,下旨拔掉江湖各門各派。江湖名流無非兩條路,收為朝廷或者被暗殺。所以伊蝶才盜取了聖旨警示皇帝江湖中能人輩出,這才使皇帝斷了念想。
花蓉不以為意,她覺得那封聖旨一定另有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