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誌才的話讓林峰很是滿意。
謀士為什麼重要?就是在這種時候才會體現。
“先生有何良策以教我?”
“主公,北海之地飽受黃巾肆虐,百姓心思安定,區區黃巾潰軍尚不足以對北海造成大的慌亂。主公麾下多有黃巾舊將,隻要讓他們在北海境內四處遊說,許以厚利,不難將黃巾潰軍收為己用,這些潰軍雖然戰力不足,但主公隻要組織起他們朝廷屯田,則既解決了黃巾潰軍的問題,又為我軍開辟了新的錢糧來源,何樂而不為呢?”
戲誌才的話讓林峰眼前一亮,對啊,這不就是曹操發家的套路嗎?看來曆史上大白臉能迅速崛起,這戲誌才功不可沒,隻是這個時空由於林峰的出現,原本應該成為大白臉謀主的戲誌才,被林峰提前出手搶過來了。
“至於目前的北海之圍,依況之見主公並不需要立刻派軍前去解圍,這圍解得越晚越好。”
戲誌才接下來的建議讓林峰有些摸不著頭腦,詫異地看著戲誌才問道:“恕峰愚鈍,不知先生此言何解?”
林峰是真搞不明白了,北海被圍乃是大事,如果不能迅速解圍,恐怕會對甄逸日後保住北海太守之位產生不利的影響,以戲誌才的頭腦不應該想不到這些,但又怎麼會向林峰建議暫緩解北海之圍呢?
戲誌才神秘地一笑,向大帳左右掃了兩眼。
林峰搖搖頭:“先生但說無妨,此時帳中皆是與我同生共死的兄弟,無須對他們有任何隱瞞。”
戲誌才的意思林峰明白,接下來的話肯定會有些出格,不太適合被旁人知曉。
但此時大帳之內,不是黃忠趙雲高順,就是廖化管亥,還有周倉與裴元紹,要說外人,也許餘瑟與眾人之間的關係略遠,但餘瑟此時全家都在林峰的控製之下,倒也不用擔心他會出現反複。
林峰這番話雖說有做秀的嫌疑,但依然讓帳內眾將心生感動,尤其是餘瑟餘伯翔,這老小子最近********想要討好林峰而不可得,正是心生忐忑之際,忽然聽到林峰許他以心腹,頓時樂得見眉不見眼,對著林峰連連拱手示意,無聲地表明忠心。
戲誌才跟隨林峰也已經有段時間了,如何能不知道林峰麾下各將領的脾氣秉性,他之所以有此表現,也是不忘讓林峰隨時在眾將麵前表現出親近的一麵。
“主公,您與甄太守之間雖然翁婿情深,但畢竟不比親生父子,而況與甄太守雖僅隻見過一麵,未曾深談,但從他人口中也了解到甄太守並不是雄才大略之人,日後主公若想成就一番大作為,必不能久居甄太守之下。以次北海被圍,實乃主公向北海眾人顯示北海非主公不能安居的良機,我軍最好是等到北海陷入兵盡糧絕的無解之局時再出現,才能獲取最大的利益,主公也能借此一戰使北海眾人明白誰才是北海日後最佳的主人。”
戲誌才這番話出口,帳內眾將居然紛紛點頭,連向來與甄家父子關係不錯的黃忠都沒有表露出絲毫詫異的神色,林峰便明白他麾下的將領已經對他久居甄逸之下有些不滿了。
“先生的意思是讓我暫緩出兵,等到北海城無法再抵禦圍城賊兵的攻擊之時再出手?”
“是的,區區一股賊兵戰力不強,但卻能將北海城內數萬甄家軍打得連城門都不敢出,由此可見甄家軍雖眾,卻幾無戰力可言,主公正好借此向天下表明,甄家軍沒有主公根本什麼都不是。”
戲誌才的話雖然無情,卻讓林峰無法反駁。
甄逸父子原本就是靠著林峰才能在黃巾之亂中取得耀眼的戰績,可以說沒有林峰,甄家軍基本上隻能算一支不錯的炮灰部隊,別說立功,能保住甄家父子的性命已經是較好的結局。
林峰看了看眾將的神色,沒有看到一個人表示反對,反而一個個連連點頭,頗為讚同戲誌才的說法。
長歎一聲,林峰知道這個局麵的出現是遲早的問題。
三國時代天下大亂,各地群雄並起,期間多少陰謀家掘起多少背叛者出現,並不是他們從骨子裏就願意做小人,而是因為在各種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不選擇了陰謀,選擇了背叛。
比如現在的林峰,他從來沒有想過要算計甄家父子,自從他穿越遇到甄儼以來,甄儼便始終視林峰為兄弟,甄逸更是多次向林峰表示出關切之情,甄家上下可以說對林峰仁至義盡。
但眼下的情況,林峰卻對戲誌才的想法無法生出怨意,畢竟以甄家父子的才能,確實不足以駕馭林峰麾下這些雄兵猛將,如果林峰堅持要以甄家父子為尊,恐怕離下他手下分崩離析的日子就不遠了。
“先生,甄家與我休戚相關,我卻私下算計甄家,這恐怕有些不妥吧?”
林峰在做最後的努力,也許戲誌才可以想出既不傷害甄家,又能令林峰迅速接手北海政局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