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北海急訊(1 / 2)

林峰聞聽大漢所言,頓時是哭笑不得。

老子現在一天幾十萬上下,至於跑到昌都這破地方搶什麼魚市地盤嗎?

你當我林峰是什麼人啊。

“你看我的樣子象是來搶魚市的人嗎?”

大漢歪著腦袋上下打量了林峰一番,說話倒也老實。

“不象,你全身上下穿著都是綾羅綢緞,又帶著武功如此高強的侍從,怎麼看怎麼象是世家子弟,想來不至於跟我們昌都的苦哈哈們來搶販魚這種醃臢生意。”

大漢的話把琰兒逗得捂著嘴咯咯直笑,連一旁累得吐著舌頭的管亥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卻又不小心被口水嗆到,咳嗽連連腰都直不起來了。

“既然你不相信我會來搶魚市,那你覺得咱們之間還有必要再打下去嗎?”

“不打了,再打下去我也沒把握對付你們這幾個人,光是剛剛那條好漢就足以抵擋住我了。”

大漢望了望彎著腰咳嗽的管亥,黑呼呼的大臉上突然露出了笑容,隻是這笑容看起來依然是那麼恐怖。

林峰對大漢拱了拱:“咱們打了一場糊塗架,還沒請教好漢尊姓大名?”

大漢咧嘴一笑:“我是粗人,別那麼文縐縐的,我姓武,你叫我安國就好了。”

武安國在野史記載中,武安國複姓武安,名國,字霸候,但在三國演義中對武安國簡稱安國,顯然認定他姓武名安國。

這麼特殊的人物林峰一下子就想起來了,虎牢關前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之時,武安國是唯一一個在呂布馬前逃得性命之人,並且武安國憑借掌中流星錘硬生生抵擋了呂布數十個回合,實在可稱得上是準一流武將,隻不過被呂布砍掉了一條胳膊,從此便銷聲匿跡再無所蹤。

沒想到能在昌都遇到武安國,林峰忍不住笑了起來,喜歡玩三國遊戲的人都有名將收集的愛好,林峰自然也不會例外,他的三國名將收集癖再次發作了。

既然林峰出現了,那麼無論如何也不會再讓武安國去硬撼呂布,日後武安國必然不會再有那麼悲慘的結局。

“武大哥,今日我們不打不相識,不如就此去共謀一醉?”林峰向武安國拋出橄欖枝,先試探試探武安國的態度再說。

武安國性格爽直,剛剛與林峰等人打了一架,卻也不記仇,知道是誤會之後搖頭大笑,接受了林峰的邀請,至於那位欺生訛詐的魚販,此時已經沒有人再去理會了。

此時已經夜深,哪裏還有什麼酒館飯店開門,眾人來到一家麵攤前,也不嫌其鄙陋,分兩旁坐下,一人一大碗粗麵下酒,短時間內便熟絡起來。

經過交談,林峰這才明白為什麼武安國會插手魚市之事。

武安國出身低下,與裴元紹一樣世代為賤民,從小仗著一身蠻力,成為了家鄉附近小有名氣的混混,後來又機緣巧合習得一身好武藝,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混混。

黃巾起義暴發後,武安國一時茫然了,不知道是應該響應大賢良師張角的號召,帶領一班兄弟起兵殺官造反,還是應該響應朝廷征召,加入官軍打黃巾。

就在武安國還在猶豫的時候,昌都縣令親自登門,向他陳說了厲害,許諾給武安國昌都縣尉之職,讓他帶領昌都縣兵對抗黃巾叛軍。

從小與官府中人打交道都是被鄙視武安國,被昌都縣令的誠意打動了,毫不猶豫地披上官衣,成為了昌都縣的領軍縣尉,並且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數次打退了來犯昌都的黃巾軍,為保衛昌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正是由於武安國的拚命,才有了昌都縣如今的繁榮,附近十裏八鄉的難民蜂擁至昌都,甚至連北海城中也有不少豪門世紳躲到了昌都,接受武安國的庇護。

“這昌都縣令倒也是位人才,居然有如此魄力,肯提拔武兄你這樣的草莽英雄,又在亂世中保境安民,留下昌都這一方樂土。”林峰聽完武安國的敘述,對昌都縣令的興趣更大了。

“哈哈,王縣令此人素有大才,清正廉明,平易近人,又愛民如子,一向很得昌都人愛戴,我老武生平很少服人,卻是真心佩服於他。”提到王縣令,武安國頓時眉飛色舞喜形於色。

“但不知王縣令尊姓大名,武兄可否替小弟引見一番?”

“王縣令姓王名修字叔治,乃是北海郡營陵縣人。王縣令為人四海,最喜結交四方朋友,林小弟你既然有心,我想王縣令聽聞你來定會倒履相迎。”

武安國雖然性格莽撞,外表看起來與管亥相差無幾一般醜陋,但說起話來卻條理分明,顯然與管亥的智商絕不在一條線上。

林峰略微回想了一下,腦海裏逐漸出現了昌都縣令王修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