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所位於老城區的孤兒院。二十年前市政府撥了專款,將廢棄的小學改造而成。孤兒院的院長古方長今年已經六十九歲了,他本就是孤兒,父母在他十歲時死於侵華日軍的屠刀之下。他僥幸逃脫一難,混進了城。城裏一個木匠見他聰明伶俐,收他做了學徒。
古方長自此開始了他漫長艱辛的學徒生涯。老木匠是個光棍,無兒無女,死前把鋪子傳給了他。他年輕時埋頭做工,沒錢娶親。等到改革開放,鋪子生意好起來,他攢下些身家,卻已經四十出頭,成家的心就淡了。
那一年,他聽說市政府要在他鋪子附近建一所孤兒院。他找到負責人,說他願意免費給孤兒院提供家具。孤兒院建好後,他時常送些吃的用的過去給孩子們,孩子們都喜歡這個和藹的叔叔。過了幾年,原先的院長下海經商去了。那個負責人就讓他做了院長。
古方長當了院長後,就將木匠鋪子交給徒弟李力經營,自己用心打理孤兒院。這一當就近二十年。大概三個月前,古院長在垃圾站附近發現了一個衣衫襤褸的女童,看起來不過五六歲大。他把女童領到當地的派出所,派出所登記備案後,也不想接手這個女童。他隻好把女童帶回了孤兒院。
這個女童眼神呆滯,兩個月來一句話也沒說過,古院長懷疑她是個癡呆兒,心裏十分憐惜,精心照顧著。女童沒有名字,因為住在七號床,大家就叫她小七。沒想到一個月前,這個女童突然開口說話了,眼裏靈氣逼人。古院長高興壞了。
可沒多久古院長就發現了小七的古怪之處。小七說話文縐縐的,完全不像一個小孩子,甚至不像這個時代的人。而且不管天氣多熱,她從來不肯穿短衣短褲。不過這些都不要緊,古院長心想,隻要孩子不是癡呆就好辦了。
孤兒院裏除了院長,還有一個負責做菜的王媽和負責照顧孩子們起居的張媽。張媽不像院長那麼樂觀,她心裏頭還是認為小七智商很低。因為她連牙膏、洗發水是什麼都不知道,更不會用水龍頭。張媽歎了口氣,耐心的教導小七。沒想到小七智商雖低,學東西卻很快。張媽搖搖頭,百思不解。
林黛玉剛穿過來時,對這個不可思議的世界一無所知。她不明白為何這個地方不論大人小孩,都毫不在意的露出光溜溜的手臂。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多說一句話,不願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去。不到一個月時間,她就漸漸的適應了這個在她看來怪異無比的地方。可她還是不習慣穿那樣的衣褲。
這一天晚上,黛玉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睡著了。做了一夢,夢中去到了太虛幻境。警幻領著一眾仙姑迎了出來。黛玉便問:“我已還淚斷情為何還不能恢複仙體?”警幻笑道:“絳珠仙子不必著急,我前日查案,發現你仍有一段俗緣未了,需再次下凡曆劫。”
黛玉疑惑道:“是何情緣,我怎的不知?”警幻笑道:“天機不可泄露。到時你自會知曉。”警幻身後的引愁金女和度恨菩薩聽得不耐,出聲嗔怪警幻囉嗦,“絳珠妹子好不容易來一回,淨說些無趣的話。”便拉著黛玉飲酒聽曲去了。
黛玉正與眾仙姑飲酒敘舊,忽被不知哪裏傳來的大聲叫嚷驚醒過來。黛玉睜開眼睛,發現她仍躺在那張窄小的床上,窗前映著潔白的月光。剛剛那一陣叫嚷聲,是房間裏一個名叫張潔的女童說夢話的聲音。這個房間睡著十個女孩,年紀都在五六歲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