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層電業局全麵物資計劃管理的實踐與探索(2 / 2)

強化物資供應過程管理,供農電係統業務人員在催交催運時,必須使用催交函,強化痕跡管理。建立正常的物資合同履約日常工作機製,使物資履約工作常態化,按月計劃、周協調、日調度工作機製時時關注批次計劃物資合同交貨期。

對因工期不能按時接貨的項目單位,采用《部門工作聯係單》形式溝通協調分清責任,並通過考核製度進行考核。

因廠家原因不能按時交貨的,根據合同條款要求處罰。

5.強化產品質量監督管理

保證物資全麵計劃管理月度例會、周例會、合同履約及產品質量監督溝通例會定期召開,執行“誰的項目誰負責,誰的設備誰管控”的質量監督要求,強化質量監督工作中的主體責任,完善物資質量監督體係,深化落實業務單位質量監督責任和供應商的質量保證責任。深入開展供應商績效評價工作,建立供應商“黑名單”製度。

6.推進倉儲標準化管理

綜合考慮“五大”業務的組織模式,物資全麵計劃供應特點、現有倉庫布局等因素,分中心正在進行倉儲規劃編製工作。並開展倉庫“賬卡物”一致性的現場檢查。建立先利庫、後采購的長效機製,加快庫存物資周轉。

7.應急物資儲備

結合地方自然災害特點,物流分中心通過《部門工作聯係單》與局有關部門和單位溝通,彙報倉庫現存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征求防汛物資需求情況;從提高儲備效率和降低成本出發,物流服務分中心確定了實物儲備和協議儲備相結合的原則,分別與供應商簽訂了《通遼電業局應急物資儲備框架協議》,建立了暢通的協作渠道。

(二)保證流程正常運行的專業管理的績效考核與控製

對2012版物資同業對標指標召開宣貫會議,統一思想認識,並對指標分解落實到人,形成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

三、評估與改進

(一)評估結論

推行物資全麵計劃管理是物資集約化管理的突破和創新。通過物資需求計劃與項目實施計劃的對接,深化需求部門和物資部門雙向互動的計劃共管模式,提高計劃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實施采購、簽約、履約等各環節與計劃的比對,加強計劃執行管控。通過物資管理月度例會、周工作例會、合同履約及產品質量監督溝通例會的定期召開,重點工程項目物資計劃及時有效供應,物資管理同業對標指標管控成效顯著。

(二)全麵計劃管理方向及對策

物資全麵計劃要發揮引領作用,強化計劃編製、審核、上報、平衡、執行、考核、反饋各環節的管控,重點在於對上報計劃的審核和計劃執行的管控。對於後續執行環節和初始計劃存在偏差,特別是履約環節的供貨數量、設備參數和交貨期等變更現象,開展執行情況分析工作,確保物資價格、貨物數量、設備參數、供貨期與上報采購計劃的一致性,增強計劃執行剛性。對采購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探尋數據間的規律、內在邏輯關係,分析采購活動、評估采購策略、預測市場趨勢,挖掘數據背後隱藏的問題,並提出應對措施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