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善對醫院法人的結構治理。
醫院法人進行結構治理的時候會將預算控製包括在內,並將其當做主要部分。從經營策略角度來看,內部職務的劃分、各項權利分配等都要依賴預算選擇的管理標準;從戰略角度來看,醫院預算管理已經成為製定及實施戰略目標的一種支撐性力量。有效結合相應的總體分析,實施預算管理能夠有效劃分並約束權力,改善法人治理結構,促進醫院健康發展。
三、預算管理背景下醫院內部會計控製策略
那麼,在預算管理背景下醫院該采取什麼樣的內部會計控製策略呢?筆者認為主要應圍繞以下幾個方麵展開。
(一)製定內部預算管理辦法,建立預算管理委員會。
醫院應當製定適合本院實際的預算管理辦法,明確預算編製內容、範圍、依據、程序、方法、執行與控製和分析與考核等項目。為杜絕內部人為控製,保證醫院整個經營活動協調運轉,必須設立一個權威性和獨立性較強的預算管理委員會作為預算管理的最高權力機構。預算管理委員會的主任一般由醫院院長擔任,委員由財務、臨床一線、采購、信息、內審和人事部門的負責人組成,負責製訂並實施醫療計劃、業績考核、製定和實施獎懲製度及內審等方麵工作。委員會下設辦公室,主任由醫院財務部負責人擔任,以財務部為主導,負責預算管理日常工作。
(二)將預算管理及內部會計控製有效地結合。
醫院預算管理的效用是建立在科學有效的內部會計控製基礎之上的,但是若缺少良好的預算管理機製,那麼內部會計控製效用就有可能不能有效服務於醫院的發展目標,更談不上將管理責任落實到醫院各個組織機構身上。因而隻有將內部控製建立在相應的預算管理機製基礎之上,才能充分發揮醫院內部會計控製的整體效用。
(三)采用責任預算製度落實相應機構管理責任。
責任預算管理是醫院預算管理的重要內容,利用相應的預算機製明確醫院內部各組織機構管理目標、管理責任,並據此進行預算的編製、控製及執行。責任預算是醫院預算管理的一個重點,更是進行醫院內部會計控製體係建設的重要基礎。
(四)提高預算管理報表質量,完善醫院內部會計控製製度。
嚴格考核預算執行結果,維護預算的嚴肅性,使預算管理真正成為醫院控製經濟活動的有效手段。《內部會計控製規範——基本規範(試行)》指出:“內部會計控製應針對業務處理過程中的關鍵控製點,落實到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之中。”因此,為了把握預算管理中的關鍵環節,必須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全方位的評估與考核。預算管理委員會及相關部門對預算當期實際發生數與預算數之間存在的差異,要認真分析原因,並找到內部會計控製中的強項和弱項,製定改進措施,完善醫院內部會計控製製度。
總之,預算管理製度是對醫院內部會計控製製度的試金石,在預算管理的背景下,醫院內部控製要與醫院預算緊密地結合起來,通過預算編製、執行與考核檢驗和完善醫院內部會計控製製度。同時,通過健全有效的內部會計控製製度,確保醫院預算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永忠.內控製度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06,6(11):114-116內部控製概念.
[2]封厚莉,潘秦莉.對醫院實行全麵預算管理的思考.中國新醫藥,2004,3(9):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