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村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對策(3 / 3)

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加大村級財務管理提到議事日程,站在深化農村改革、鞏固基層政權、減輕農民負擔、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加強新農村建設的高度抓好這項工作。縣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對會計代理機構及其從事代理業務情況負責指導、監督和管理。特別是要加大審計力度,完善審計監督製度,抓好村集體審計的指導和督促檢查。鄉(鎮)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要加強對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機構的指導和督促,切實做好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範化建設、村務財務公開等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工作。

(二)規範和嚴格執行村財務管理製度。

規範和完善村經濟合作社財務管理製度是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推進農村民主管理和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把財務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做到“財務公開透明,民主理財到位,賬務處理規範,財務製度健全,監督渠道暢通”。明確職責,責任到人,抓緊落實財務管理製度,確保村內人人遵守財務製度,使得件件賬目有據可查。嚴格按照上級財務管理製度,進一步細化銀行存款賬戶管理、庫存現金限額管理、開支審批權限、村級重大工程項目管理的具體措施,製定和完善村幹部報酬、誤工補貼和出差、用車等費用支出程序和標準,規範和控製各種非生產性開支。並結合本村實際,進一步修改完善,增強可操作性。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著重解決不相容崗位分離的問題,明確會計、出納、財務監督人員的職責;加強貨幣資金、財務印鑒和票據的管理工作;進一步落實各項財務管理製度,規範財務行為,加強開支的監督管理,深化會計代理工作;規範公開,提高財務管理透明度。

(三)創新監督手段,加大農村財務監管力度。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科技的日益進步,以及廣大幹部群眾思想觀念的轉變,村級經濟發展模式、管理方式正麵臨新的外部環境,需要不斷創新才能切合實際,提高效率。為保證各項製度的嚴格執行,要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農村財務的監管。

1.完善委托代理製,強化會計監督。不斷完善和規範村會計委托代理製,落實崗位責任製,完善內控製度,規範賬務處理流程,嚴把票據審核關,確保入賬經濟業務的真實、合法、規範。

2.健全公開機製,加強民主監督。嚴格財務公開製度,規範財務公開程序、內容、形式和場所。各村要設立比較規範的、便於群眾閱看的固定公開欄,並根據公開內容確定公開時間,做到準時公開。並設立監督信箱,廣泛接受群眾監督,確保村級財務公開工作落到實處。

村經濟合作社要強化集體決策,注重集體參與,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小組和財務監督小組,進一步明確職責,充分發揮村財務監督組織的作用,實行定期財務審核製度,加大民主理財監督力度。

3.搞好財務審計,加強化審計監督。

要健全審計工作製度,建立縣、鎮(鄉)、村三級審計理財網絡。縣農經、審計部門要有重點地審計村財務,鄉鎮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要根據縣“百村審計”的要求,定期做好村級財務的審計,村裏要成立由黨員、群眾代表組成的民主理財小組,定期檢查賬目。

做好村級財務“三年一輪審”的常規性審計和重大基本建設項目、農民負擔等專項審計,實現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的經常化、製度化。一是不斷規範審計內容、審計程序,做好審計工作方案、審計通知書、審計工作底稿和審計報告等程序的規範操作。二是做好財務問題的調查核實和彙報製度。三是促使村級財務審計製度化。(1)建立定期審計製度。要堅持定期、全麵審計,使政府及時掌握各村財務管理情況,便於及時查處問題。(2)完善民主理財製度。要把財務審計與村民主理財結合起來,讓群眾參與到審計工作中,讓他們向群眾做出解釋。(3)堅持審計結果公開製度。通過審計結果公開,讓群眾及時了解審計情況。(4)建立審計資料備查製度。

(四)加強會計基礎工作。

各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村財會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特別要注重財會人員的政治、法律和法規教育,提高他們的政策水平,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隻要做到上述方麵,相信核算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就會上一個新台階,財務管理工作就會不斷趨於正常化、製度化、規範化,完善和健全核算單位的財務管理就會得到不斷加強。

參考文獻:

[1]馬敏芳.淺談會計集中核算的問題和對策[J].浙江財稅與會計,2002(3).

[2]胡連雲、李潔.探討會計集中核算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溫州財稅與會計,2004(5).

[3]李憶瓊.淺談如何加強單位經費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J].溫州財稅與會計,2004(4).

[4]浙江省蕭山區農辦.強化隊伍,創新機製,全麵推進農村財務規範化建設[J].農村經營管理,2008(5).

[5]應偉成.農業部門內部控製現狀淺析[J].浙江內部審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