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尋絲路遺珠 一起夢回千年(四)(2 / 3)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坐落在鄭州市農業路中段,是一座國家級現代化博物館,館內薈萃全省館藏文物精品3000餘件,館藏文物達1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5000餘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

河南博物院內設基本陳列館、專題陳列館、臨時展覽館。首批推出兩個基本陳列和六個專題陳列,內容豐富,蔚為大觀。

博物院院區中央為主展館、東西兩側配廳及文物倉庫樓,四隅分布著電教樓、臨展樓、辦公樓和培訓樓等,整體布局結構嚴謹,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築形式新穎別致,氣勢雄渾,充分體現了源遠流長的中原文化特色。

整個院區綠草成茵,環境幽雅,館中有園,園中有館,展廳內部陳列精致,文物薈萃,其主體建築由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台遺址——登封元代觀星台為原型,經藝術誇張演繹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整個建築群設計以雄渾博大的“中原之氣”為核心,線條簡潔遒勁,造型新穎別致,風格獨特,氣勢恢宏,堪稱一座凝聚著中原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標誌性建築。

河南鞏義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莊園又名河洛康家,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下轄鞏義市(原鞏縣)康店鎮,是中國三大地主莊園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旅遊景區。

康百萬莊園始建於明末清初,是公元十七、十八世紀華北黃土高原封建堡壘式建築的代表。它依“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傳統文化選址,靠山築窯洞,臨街建樓房,瀕河設碼頭,據險壘寨牆,建成了一個各成係統、功能齊全、布局謹慎、等級森嚴的,集農、官、商為一體的大型地主莊園。它的石雕、木雕、磚雕,被譽為中原藝術的奇葩。全莊園由十九部分組成,主要有住宅區、棧房區、作坊區、南大院、祠堂區等,33個庭院,53座樓房,97間平房,73孔窯洞等,共571間,建築麵積64300平方米。

康百萬莊園不僅以其古建特色見長,尤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人們稱道,其無處不在的細節,讓宏大的莊園更韻味十足。遍布莊園的磚雕、木雕、石雕等藝術構件,刀法細膩、工藝純熟、內容繁多、形神兼備,其中不乏“拜師求讀”、“尊老愛幼”、“立誌成才”、“五子奪冠”等富有哲理的雕刻圖案。莊園內展出的康家當年使用過的家具、珍玩、名人書畫等珍貴文物4000多件,不僅再現了奢華的生活原貌,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習俗。

偃師商城博物館

偃師商城博物館是曆史類專題博物館。主體建築為一座“四阿重屋”式仿古宮殿建築群,殿堂居中,廊廡相連,青磚青瓦,古樸典雅,院內蒼鬆翠柏,繁華似錦,古色古香,景色宜人。館址占地麵積約16000平方米,建築麵積3100平方米,展室麵積1100平方米,1985年10月動工興建,1987年4月建成。主要陳列華夏文明第一個奴隸製國家——夏王朝的都城“斟”(偃師屍鄉溝商城遺址)以及曆年來發掘出土的文物精華。其中,二裏頭遺址出土的早期青銅器、大型玉器、象牙器等再現了中華民族迄今為止最早青銅文化風采。偃師“屍鄉溝商城”出土的一大批青銅器、玉器、骨器等,分別再現了中華民族早商文化的倩影。

河南新安龍潭大峽穀

龍潭大峽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距洛陽70公裏,鄭州180公裏,連霍高速、310國道、隴海鐵路橫穿縣境,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龍潭大峽穀是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先後獲得“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最具發展潛力景區”、“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稱號,享有“中國嶂穀第一峽”、“古海洋天然博物館”、“峽穀絕品”和“黃河山水畫廊”、“老外眼中最美景區”等美名。

白居易墓

白居易墓又名白園,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墓地為基礎修建的公園。1982年興建,1985年落成並正式開放。坐落於洛陽市南13公裏的龍門東山琵琶峰上,占地約44畝,分為青穀區、墓體區、詩廊區、管理區四部分。青穀區叢竹夾道,懸瀑飛灑,樂天堂、聽伊亭、鬆岡亭等仿唐建築若隱若現。樂天堂內有白居易塑像及其後裔在洛陽的分布情況。墓體區有半球形墓塚、古碑、自然石臥碑、烏頭門、登道、碑廬及翠柏、牡丹等各色花木,設計獨特,肅穆典雅。臥碑上刻有白氏《醉吟先生傳》,是中國最大的石書。墓區北側是詩廊區,道時書屋、翠樾亭均在該區。這裏集中展出當代書法家、畫家書丹的白氏詩作,刻石嵌於壁上,還陳列有白氏著作的各種版本及生平事跡。白園背山麵水,景色秀麗,是洛陽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