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門診輸液室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1 / 2)

門診輸液室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

護理經驗

作者:廖莉蘋

【摘 要】目的:觀察分析門診輸液室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324例采用門診輸液進行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分析,並隨機將其分為治療組(162例)和對照組(162例),對采用不同護理方法進行護理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治療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為98.77%,投訴率為0.62%;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為81.48%,投訴率為9.88%。對采用不同護理措施進行護理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治療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及投訴率均同對照組患者間存在顯著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5,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進行護理,治療組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對采用不同護理方法進行護理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

1.2.1環境護理

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溫馨和諧的治療環境,每15—20min對門診輸液室進行1次清潔工作,進而為患者提供清潔安靜的環境。同時,為患者提供飲水機、一次性紙杯及一次性紙巾等,便於患者需求。

1.2.2 人性化護理

(1)輸液前護理:在在患者進入輸液室時,主班護理人員熱情接待患者,並對藥物進行認真、仔細的核對,了解患者以往藥物過敏史及現在身體狀況等,之後,指引患者坐在較為舒適的座椅上接受輸液治療。

(2)穿刺護理: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輸液時,應采用熟練的技術,沉穩的對患者進行穿刺。在穿刺前認真選擇患者血管,選好穿刺點後為患者紮上止血帶,進行輕柔、準確及快速的進針,盡可能做到一次成功。對於暈針的患者,護理人員在對其進行穿刺時,通過和藹的語言同其進行交流溝通,轉移其注意力,有效降低因患者搖動而出現穿刺失敗現象的發生率。

(3)輸液中護理:在患者進行輸液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采用親切的語言及端莊的儀表對患者輸液狀況進行了解,仔細觀察是否出現輸液反應或是滲液現象。對於出現緊張及恐懼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同其進行交流溝通,了解患者出現不良情緒的原因,進而減輕其出現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除此之外,護理人員在患者進行輸液時,為患者主動接一杯熱水及詢問其是否需上衛生間等,進而提高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

(4)輸液後護理:在患者藥物輸完後,醫護人員用輕柔的動作將針頭取出,並指引患者輕按1分鍾,避免出現揉動現象。同時在患者走時,叮囑其注意事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