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普外護理風險因素分析與對策(2 / 2)

護理記錄是醫生對病患開展複查工作的重要憑證,但是有些護士不認真寫護理記錄,不能做到對病患用藥後病情的及時反饋,有的護理記錄甚至子虛烏有,無法查證,這會導致護理不安全行為的發生。

3.2 幹預措施

3.2.1 加強知識學習及職業技能培訓

及時組織新護士進行崗前培訓,包括規章製度、理論知識以及操作技能的培訓並進行嚴格考核。定期舉辦擇優進修活動,激發護士的工作積極性,督促護士自學掌握基本藥物知識,熟悉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同時,也要加強安全知識教育,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法律法規知識的普及,這樣才能有效防止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3.2.2 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溝通

護理人員應該把病患視為自己的親朋好友,需要無微不至,完全充當病患家屬的角色。

3.2.3 有依有據開展工作

護理記錄是護理人員的重要工作任務,需要實事求是、清晰完整、客觀及時記錄,這樣不僅可以向醫生反饋病患情況,及時采取強求措施,也為以後查閱病例留下檔案。當然,在緊急情況下,需要過後補寫護理記錄,而不可不寫。

3.2.4 加強監督管理

通過領導進行隨機檢查,以及向病患進行滿意度問卷調查等方式來增強全體護理人員的責任感。也正是通過這種督促方式,護士會不斷提高自我,為病患提高更加專業的護理。

3.2.5 科學安排工作

為方便廣大護理人員,應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家庭和生活,合理搭配,安排值班時間,以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另外,更需要關注護士的身心健康,使他們保持輕鬆的工作狀態。由上可知,觀察組成員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的操作不規範等不良護理行為比對照組成員少得多,且對比具有顯著意義(P

普外科是風險性較高的科室,護理工作的優劣直接關係到治療效果及患者生命安全,針對普外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相關風險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提前預防措施,對護理工作進行指導和約束,才能減少或杜絕護理差錯,降低發生醫療糾紛的機率,從而提高護理質量,使護理安全達到標準化、製度化和規範化。

參考文獻

[1]鄭桑,鍾輝.普外科不安全因素討論製度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24(4).

[2]餘江,徐劍鍁,王振維.風險管理理論在醫院的應用和發展趨勢[J].重慶醫學,2010,39(10),1310-1316.

[3]陸新玲.改進護理流程,防範護理風險[J].中華醫院管理雜誌,2006,22(1).

[4]劉紅娟.護理安全管理與事故防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05,21(4).

[5]周耘.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安全護理管理[J].解放軍護理雜誌,2009,29(5).

[6]孔雲.護理安全隱患原因分析與幹預措施[J].齊魯護理雜誌,2008,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