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宮頸鉗夾術
宮縮乏力時,不斷按摩子宮,往往宮底收縮加強,但子宮下段仍收縮欠佳,宮頸較軟、較大,呈“喇叭”狀或“一字”型,且後唇較薄,此時可行宮頸鉗夾止血。充分暴露宮頸後,取卵圓鉗分別於宮頸兩側鉗夾宮頸,主要是通過鉗夾壓迫子宮頸旁的壓力感受器及宮頸管的神經末梢,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3.4 宮頸縫合術
子宮下段收縮差,宮頸較軟、較大,行宮頸鉗夾術難以止血時,亦可采用宮頸縫合術。具體方法:充分暴露宮頸,分別於3、9點處縫合宮頸2~3厘米,使宮頸縮小,進而起到快速止血的效果。可間斷或連續縫合宮頸漿肌層,不穿過粘膜,所以不會導致宮頸管狹窄,不影響宮腔血排出。縫線可使用可吸收線,無需拆線。此方法止血效果顯著。近一年內,我院有18例患者使用此方法,均成功止血。產後隨訪無一例患者出現宮頸管狹窄及粘連。
3.5宮腔填塞術
也是一種傳統而有效的急救方法,助手在腹部固定子宮,術者用卵圓鉗將無菌特製寬6~8cm、長1.5~2m、4~6層不脫脂棉紗布條自宮底由內向外有序地填緊宮腔,壓迫止血,24小時後取出紗條,取出前使用宮縮劑,並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但填塞時若留有空隙或填塞不均,易發生隱匿性出血。此方法需較有經驗的婦產科醫生操作。
4宮縮乏力性產後出血的手術治療
若經以上保守治療效果不佳,仍出血不止時,則需盡快行手術治療。包括子宮壓縮縫合術、結紮盆腔血管、血管介入性治療及子宮切除術,無論采取哪種術式,均需要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上級醫師操作。
總之,快速、有效的止血是治療產後出血的關鍵。在縮宮、止血對症治療的同時,應快速建立靜脈通道,補充血容量,防治失血性休克、及時糾正酸中毒,失血較多時,應盡早輸血治療,監護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的同時一定要觀察全身狀況,尿色、尿量,防治心衰及腎衰的發生,並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產後出血威脅著每一位孕產婦的生命安全,所以消除孕婦緊張情緒,正確的處理產程,積極處理產科合並症,不斷提高我們的醫技水平、才能更好的預防並減少產後出血的發生,挽救患者的生命。
參考文獻
[1]謝幸,苟文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11-214.
[2]嚴宇,孫江川,常淑芳.宮縮乏力性產後出血治療現狀[J].華西醫學,2010,26(2):149-151.
[3]堯曉雲,薑晨輝.卡孕栓在產科中的臨床應用[J].社區醫學雜誌,2007(1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