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護理幹預對降低社會因素剖宮產率的影響分析(1 / 1)

護理幹預對降低社會因素剖宮產率的影響分析

臨床經驗

作者:趙麗

【摘 要】目的:探討護理幹預對降低社會因素影響下剖宮產率的護理效果。方法:對我院自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接受治療的80例社會因素下進行剖宮產的產婦資料進行分析,醫護人員根據產婦入院時間(單日、雙日)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有4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用口頭方式進行宣教,實驗組患者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護理幹預,比例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及其剖宮產率等指標。結果:實驗中,兩組產婦均進行15天的護理,實驗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95%,高於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5%);實驗組患者剖宮產率(12.5%)也明顯低於對照組患者(40%)(P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剖宮產患者資料進行分析,醫護人員根據產婦入院時間(單日、雙日)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有40例患者。這些患兒均為女性,患者的年齡在19-34歲之間,他們的平均年齡為28.4 1.5歲。這些產婦均為初產婦,產婦檢查沒有剖宮產醫學指征。兩組產婦入院時間、分娩情況等方麵醫護人員對其進行分析,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患者護理方法

患者入院後,醫護人員對產婦進行常規檢查,如產婦及胎兒心肺功能、體溫等。對照組患者采用口頭方式進行宣教,在治療護理期間的宣教,內容主要是自然分娩的好處和剖宮產的利弊及母乳喂養的好處等實驗組患者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護理幹預,根據不同人群的接受能力,製訂個體化護理幹預方案。醫護人員根據孕婦接受能力及其社會因素針對性地對產婦進行護理幹預。醫護人員向產婦講述女性的生理特點,自然分娩的相關知識等,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消除產婦害怕、緊張等消極心理[1]。此外,醫護人員還要對產婦進行飲食護理,讓產婦多吃一些營養的食物等。

1.3 統計學處理方法

實驗中,醫護人員對產婦分娩過程中搜集和記錄的數據利用SPSS13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然後醫護人員再對這些數據采用t方法進行檢驗,實驗結果采用表示。

2結果

對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剖宮產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實驗中,醫護人員根據患者進入我院的時間(單日、雙日)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口頭方式進行宣教,實驗組患者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護理幹預,比例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及其剖宮產率等指標[2]。

產婦均護理15天,實驗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95% ,高於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5%);實驗中,實驗組產婦38例產婦對醫院護理比較滿意,滿意度達到95%,明顯高於對照組產婦,實驗組患者剖宮產率(12.5%)也明顯低於對照組患者(40%)(P

3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產婦為了避免自然分娩過程中的疼痛而選擇剖宮產,且絕大多數人對妊娠分娩的要求已由保證母嬰安全轉變為在確保母親安全的前提下優先考慮孩子的“質量”,這些因素都造成社會因素剖宮產率逐漸上升。具體表現為:①未臨產,無明確的醫學指征,害怕疼痛擇日擇時者[3]。②封建迷信,重男輕女的思想作怪,男孩認為“珍貴兒”者。③產婦身體指標基本正常,不存在任何危險的社會因素,完全有條件進行自然分娩,但是產婦不能繼續忍受分娩陣痛者。為此,醫護人員在臨床上應該對產婦進行護理幹預 。

綜上所述,臨床上,對產婦進行護理幹預能夠有效的降低產婦剖宮產率,臨床效果也較好,能夠有效的改善產婦分娩狀況,減輕產婦分娩時的痛苦,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張豔琴,鈔愛愛.剖宮產率上升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幹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9(12).

[2]褚桂方,慎玲琴.護理幹預對妊娠合並血小板減少症患者預後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08(14).

[3]晏春麗,朱姝娟,雷俊.剖宮產率上升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幹預研究進展[J].實用預防醫學,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