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
臨床經驗
作者:楊桂霞
【摘 要】目的:分析討論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方法:對2010年三月至2013年五月我院收治的164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進行回顧性分析,將進行過院前急救的101例患者作為研究組,將未進行過院前急救的63例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的發病程度。結果:研究發現,研究組患者經過院前急救,死亡率明顯低於對照組患者(P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64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中進行過院前急救治療的101例患者作為研究組,其中未進行過院前急救治療的63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研究組101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5例,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52.3±7.1)歲,高血壓病程1-10年;對照組63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3例,年齡43-70歲,平均年齡(51.9±5.3)歲,高血壓病程1-15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針對患者發病時表現症狀進行初步診斷,通過入院前急救後,入院進行詳細的CT診斷。初步診斷標準如下:向患者家屬詢問患者的過往病史,日常血壓情況,平時用藥情況。同時觀察患者表現出的症狀,例如是否出現頭暈,惡心,四肢發麻等症狀。若患者出現上述症狀,可考慮患者出現腦出血症狀。並及時給與相應的急救措施。
1.3急救方法
對於所收治的病人,應當在近可能短的時間內將其送至醫院進行護理,對於研究組患者,給與了入院前的急救護理,具體急救措施如下:
(1)接到患者家屬的急救電話後,迅速組織醫務護理人員成立搶救小組趕往患者發病地點,首先對患者的發病情況進行預判,測量患者的血壓,呼吸情況等生命體征。同時對患者的體位進行調整,不可以長時間仰臥,以免壓迫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難。同時注意搬抬患者時應當注意不可以動作太過劇烈,以免加重惡化病情。
(2)對患者進行初步的診斷後,若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應當檢查患者的口腔以及呼吸道是否有分泌物,痰液,嘔吐物等,若有,應當進行口腔,呼吸道的清理措施,保證患者呼吸暢通[2]。清理痰液嘔吐物時,盡量避免劇烈晃動患者的頭部,以免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
1.4 觀察指標
經過研究後,觀察研究組和治療組病死率情況以及平均住院時間等一般資料。並做統計學分析。
1.5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所的數據均采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處理,並確保準確無誤。p
2研究結果
上述兩組患者入院後經過一定周期的治療後比較兩組患者的發病程度情況,重點比較兩組患者的死亡率。
上述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後,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3討論
經過研究我們發現,對照組的平均住院時間以及病死率均高於研究組,因此可以看出在高血壓腦出血(HCH)的搶救治療中,是否能夠在入院前對病人施行一定的搶救措施成為提高生還率關鍵。因為在入院前對病人進行搶救,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給病人所帶來的風險,同時,為住院後主治醫師對病人的診斷提供良好的參考方案,大大節約時間。從而使患者能夠在最佳治療期間得到救助。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從方案預備,對症護理,以及預見性急救[4]三個方麵對患者實行入院前搶救,在這三個方麵中,各個環節都相互依存,互相提供臨床搶救參考依據。因此我院應當積極開展對於突發性疾病入院前急救知識的普及,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護理技能以及沉著應對突發情況的良好心理素質。
因此在對於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當從患者未被送到醫院前開始急救,通過遠程方式,路途中急救,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病死幾率,應當在今後的臨床治療中予以采用。
參考文獻
[1]姚鈍鋒.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治療措施[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92(1):92.
[2]程麗梅,胡子春,劉賢玲.院前急救護理在急性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及其對預後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1,8(34):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