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卡培他濱維持化療治療晚期胃癌的效果觀察(1 / 2)

卡培他濱維持化療治療晚期胃癌的效果觀察

臨床經驗

作者:許琦

【摘 要】目的:觀察卡培他濱維持化療治療晚期胃癌的效果,以供臨床參考。方法:將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8例納入本研究,根據隨機原則分組。對照組接受5-氟尿嘧啶聯合順鉑化療方案,實驗組接受在此基礎上輔以卡培他濱治療。3個療程後,對比兩組在臨床療效和毒副反應方麵的差異性。結果:與對照組對比,我們發現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較高,組間差異經統計學分析後認為有意義(p0.05)。結論:卡培他濱維持化療治療晚期胃癌具有滿意的效果,且不會增加毒副反應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今後可將其作為晚期胃癌化療的有效方案推廣應用。

【關鍵詞】卡培他濱;晚期胃癌;治療效果;毒副反應

胃癌是消化係統常見的惡性腫瘤,約有近 2/3的患者發現時已到晚期。手術後的化療對控製病程進展、防止遠處擴散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術後化療方案的選擇十分重要。卡培他濱是近年來開發出的一種抗腫瘤新藥,具有靶向性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1]。我院觀察卡培他濱維持化療治療晚期胃癌的效果,本文將結果報道如下,以供臨床參考。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8例納入本研究,均有上腹部疼痛、飽脹感、厭食、惡心、嘔吐、腹瀉、消瘦等臨床症狀,經胃鏡檢查和病理學檢查確診,有可測量的病灶。研究對象剔除合並心肺肝腎功能障礙、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嚴重感染、卡氏評分小於70分、精神異常、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等患者[2]。

根據就診順序奇偶數法分組,奇數者歸為對照組,共計49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36~75歲,平均年齡(54.73±5.12)歲;體重48~77kg,平均體重(58.34±4.72)kg;臨床分期為Ⅲ期25例、Ⅳ期24例;病理分型為乳頭狀腺癌11例、管狀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20例、黏液腺癌6例。

偶數者歸為實驗組,共計49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55.21±5.37)歲;體重48~78kg,平均體重(58.53±4.68)kg;臨床分期為Ⅲ期26例、Ⅳ期23例;病理分型為乳頭狀腺癌12例、管狀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18例、黏液腺癌5例。

所有患者或其家屬對所接受的化療方案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後實施。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發現其在性別、年齡、體重、臨床分期、病理分型等方麵,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接受5-氟尿嘧啶聯合順鉑化療方案,5-氟尿嘧啶劑量為750mg/(m2?d),第1~5d;順鉑劑量為75mg/(m2?d),第1d,3周為一個療程[3]。

實驗組接受在此基礎上輔以卡培他濱治療,在上述治療的同時口服卡培他濱,劑量為2500mg/m2,分早晚兩次於飯後30min服用。連用2周後休息1周[4]。

所有患者均給予5-HT拮抗劑鎮吐,維生素B6預防手足綜合征等對症治療,連續治療3個療程,對比兩組患者在臨床療效和毒副反應方麵的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