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評價指標
參照世界衛生組織實體腫瘤近期客觀療效評定標準,在完成3個療程的治療後評價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和進展(PD),總有效率為CR+PR。
毒副反應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抗癌藥物急性與亞急性毒性表現和分級標準分為0~Ⅳ級,0級表示無反應,Ⅳ級表示最嚴重的毒副反應或死亡。其中Ⅲ級以上認為是嚴重毒副反應[5]。
1.4 數據處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關數據均錄入SPSS17.0統計學軟件,數據處理時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
3討論
胃癌的死亡率占惡性腫瘤死亡之首位,對於晚期胃癌患者而言,尋找一種合理的化療方案,對延緩死亡、提升生命質量尤為重要。化療對於消滅遠處轉移或防止複發有其獨到之處,是胃癌治療的有效方法,尤其對於失去手術機會的晚期胃癌患者,安全有效的化療方案是延長生存時間的有效保障。
卡培他濱是一種新型的口服氟尿嘧啶前體製劑,口服後在小腸粘膜以原形迅速吸收,隨後在肝髒內水解為中間體 5’-DFCR和5’-DFuR,5,在胸苷磷酸化酶的作用下轉化為氟尿嘧啶。胸苷磷酸化酶在腫瘤組織內的活性高於正常組織,因此卡培他濱可被腫瘤組織選擇性激活,其在腫瘤組織中的濃度約為正常組織的3倍。卡培他濱的這種選擇性腫瘤活化作用對腫瘤細胞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和毒性作用,而對正常組織的毒性較輕微,因此不良反應相對較小[6]。
本研究中采用卡培他濱聯合治療者總有效率明顯高於僅采用5-氟尿嘧啶聯合順鉑治療者,提示卡培他濱對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所有患者治療期間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毒副反應發生率為100%。其中采用卡培他濱聯合治療者出現Ⅲ級以上嚴重毒副反應13例,僅采用5-氟尿嘧啶聯合順鉑治療者出現Ⅲ級以上嚴重毒副反應12例,經統計學分析後發現無明顯差異,提示加用卡培他濱並未增加毒副反應的嚴重程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卡培他濱維持化療治療晚期胃癌具有滿意的效果,且不會增加毒副反應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今後可將其作為晚期胃癌化療的有效方案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瑩,麻日虎.卡培他濱單藥治療老年晚期胃癌術後30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2):151-152.
[2]胡欣,文世民,李爽,等.卡培他濱維持化療治療晚期胃癌和術後複發轉移胃癌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2,52(43):70-72.
[3]曲進,任曉安,邊吉來,等.卡培他濱用於晚期胃癌術後輔助化療患者維持治療[J].中國醫藥科學,2011,1(9):110,126.
[4]徐寰騫.卡培他濱治療老年晚期胃癌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31):142-143.
[5]胡欣,李光明,文世民,等.卡培他濱聯合放療治療消化道腫瘤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10(6):545-547.
[6]潘領明,冷祝強,方建龍.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方案治療晚期胃癌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