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的象征意義與整體意象氛圍是反思型情感觸動的關鍵,當它與人的情感經驗相契合而引發受眾內心共鳴時,深層反思型情感震動即可觸發。唐納德在《情感化設計》一書中曾提到紀念物的例子:一個做工粗糙的埃菲爾鐵塔微縮模型,不能被稱為藝術品,但作為紀念物,它擁有豐富的情感含義,因為它激起了回憶[5]。除此之外,人們在審美過程中對風格流派呈現出的個體偏好,也與反思水平的情感有關。

三、情感對造型的反饋

造型引發受眾的情感觸動,情感亦提供信息反饋對造型設計進行指導。造物者意識到造型中情感因素存在的必然性與規律性,在掌握其發生規律的前提下,使造型過程充分融入情感因素,即可設計出針對特定情感需求的產品造型。根據情感需求層次不同,造型類型可歸納為:本能造型、行為造型和反思造型。

1、本能造型

如果造型單純注重人的本能感官體驗的滿足,如:形態宜人,色彩悅目,質感細膩,做工精良等,則此類形態屬於本能造型。在傳統工藝美術作品中,不乏器形流暢,裝飾華美,花紋繁複,取材考究,工藝精細者,它們體現的是人類對於美、精、繁、細等特質的喜好與追求,滿足的是與本能型情感需求。本能造型類別有諸多成功案例,並不因其處於較低的情感層階而不受歡迎。

2、行為造型

與本能造型注重感官體驗不同,行為造型的重點在於對受眾的行為方式的引導。以包裝設計為例,其常規功能為保護產品、展示產品信息,但如果在造型過程中加入對行為型情感因素的考量,則可增加引導用戶行為的功能。比如在文案設計中添加指導將包裝盒再次折疊的示意圖,用戶可以依照此信息對包裝盒進行再次加工,使其變成產品使用的輔助工具,或將盒子折疊成較小的體積而便於存放與回收。

3、反思造型

反思造型的特征,在於對造型風格及象征性意義的合目的性思考。在決定造型樣式之前,設計師首先對目標受眾的生活習慣、教育程度、文化修養、個性品味等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得出結論,並據此進行針對性造型設計。在造型過程中,反思造型設計通過情感定位,氛圍營造等手段,創造出受眾期待實現的情境,從而達到喚起情感記憶、提升使用者的個人形象等的目的。

南園茶社網站的造型設計是反思造型的典範。網站界麵對氛圍情境的把握精準而有內涵,其整體布局以老茶社的室內場景為線索:昏暗燈光,陳舊茶壺、烏木茶桌,藤編暖瓶外殼,老舊照片,剝落的牆皮,以及蘇州評彈與市井人聲的音樂背景,烘托出江南古鎮茶館的民俗氛圍,喚起受眾對於茶館的曆史文化記憶。南園茶社網站設計的成功,體現了反思造型對人性高層情感需求的滿足,也證明了市場對於反思造型設計的認可。

四、結語

造型與情感具有天然聯係。情感是人性的本質需求之一,它與人腦的加工方式相關,分為三個層麵:本能水平、行為水平和反思水平。造型可以激發情感,其過程依賴於人類自身的反應機製與視覺記憶。情感信息反饋亦可指導造型設計,使其針對受眾情感需求調整設計策略與技術手段,以達最終目的和要求。造型與情感的結合,體現了造物者對用戶情感需求的關注,亦標誌著人性化造型時代的到來。

注釋:

[1][2]王朝聞主編:《美學概論》,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5]唐納德·A·諾曼:《情感化設計》,付秋芳、程進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4]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滕守堯、朱疆源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本文為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項研究課題(2011JSJG275)成果,中國礦業大學教改立項研究課題成果(20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