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伯爾尼

博采

作者:王千岩

伯爾尼是瑞士的首都和伯爾尼州的首府,位於瑞士的中西部。在瑞士的城市中,伯爾尼的名氣遠不及日內瓦或蘇黎世,它沒有豪華、熱鬧的氣氛,依舊保持著老城風貌,處處令人感到靜謐和安詳,是個宜居宜遊的小城。

“熊城”春秋

伯爾尼是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城市。萊茵河支流阿勒河在這裏流成一個回環,老城就建在河曲半島上,海拔約540米。每當晴朗的日子,可以清楚地看見遠山,潔白的雪峰頂著藍天。

伯爾尼在德語中是“熊”的意思,對伯爾尼市的命名,人們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11世紀時,這裏一片荒涼、渺無人煙,是熊經常出沒的地方,因此,1191年在這裏建立軍事要塞時,就以“熊”來命名;另一種說法是新城建成後,創建這座城市的蔡林根公爵伯希托德五世決定以他獵捕到的第一頭野獸來命名,結果被他獵殺的第一頭野獸是熊,伯爾尼由此而得名。

當蔡林根家族逐漸衰落後,伯爾尼變成一個自由市。1405年,伯爾尼老城毀於一場大火,但很快得以重建,現在的古建築很多都是這一時期建造的。

1848年,伯爾尼被定為瑞士聯邦的首都,選擇伯爾尼是德語區和法語區的一次妥協。在瑞士的大城市中,日內瓦國際知名度最高,蘇黎世人口最多、經濟實力最強,但一個是法語的文化中心,一個是德語的實業中心,任何一個被定為首都,都會使對方不快、引起反對;而伯爾尼雖屬德語區,但又距法語區不遠,所以被選為首都,大家相安無事。

現在伯爾尼是瑞士聯邦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聯邦議會和政府設在這裏,但聯邦最高法院卻在洛桑,體現瑞士根深蒂固的地域觀念——不允許一市獨大。市內有著名的伯爾尼大學,它創辦於1834年,以研究宇宙射線著稱;該市還有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機構和眾多的古跡。

幾百年來,伯爾尼不斷發展。阿勒河把該城分為兩半,橫跨阿勒河的7座寬闊大橋把老城和新城連接起來。最吸引遊人的是古色古香的老城,1983年,伯爾尼老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噴泉之城

伯爾尼老城並不大,形狀像一個伸出的舌頭,從火車站東到舌尖河濱約1300米,遊人盡可安步當車,遊逛老城。

阿勒河畔建有“熊苑”,直徑約20米,深三四米,幾百年來一直飼養著熊,人們可居高臨下觀看。2009年,這些熊遷到相鄰的熊公園,這裏有幾千平方米的空間,更便於熊活動。伯爾尼人對熊是十分偏愛的,幾百年來一直如此,如今無論是在街道中心的噴泉或是古老的建築物上都有熊的雕塑;伯爾尼市的市徽、市旗也以熊作為圖案。熊的形象無處不在,被視為吉祥物:商店櫥窗裏有玩具熊,衣服上有熊的商標,蛋糕上也帶有熊的形象,就連巧克力也做成了各種各樣的熊形狀。看過憨態可掬的熊,走過阿勒河上的老橋,就進入了老城區。

街心噴泉鍾樓

老城建築古樸,街道狹窄,石塊鋪地,有高聳的塔樓、帶拱廊(騎樓)的商業街。房屋大都是中世紀建築樣式,紅瓦屋頂,坡頂上有特殊的窗戶,這類窗子往外突出且帶有屋頂。伯爾尼的連環拱廊獨具特色,雖然在有的城市裏也有一些商店或是一段街道是由拱廊連接起來的,但是像伯爾尼老城這樣大街小巷全部在連環拱廊的覆蓋之下(總長6000米有餘),這在別的城市是看不到的。

在老城街巷的拱廊下漫步,遊人可以看到一些古老形式的商店和中世紀的生活情景。各類手工匠人在拱廊做活,商店把商品陳列在走廊中,古董商在勸誘顧客成交,婦女們坐在石頭條凳上聊天、編織,孩子們則在拱廊中嬉戲……在主要商業街道的拱廊中,遊人被五光十色、優美典雅的商品櫥窗所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