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商派:電商賣水的“強”邏輯(1 / 2)

商派:電商賣水的“強”邏輯

特寫

作者:郝智偉

18世紀美國掀起淘金潮,無數人湧向西部的夢想之地,然而,幸運者畢竟是少數,淘金者們大多空手而回,但守在礦口,為他們提供飲水的賣家們卻都賺到盆滿缽滿。從此,“賣水人”成為各種淘金熱潮的服務標配。

如今,電商淘金潮剛剛走過第一波,大平台、大生態雖然已經塵埃落定,但在垂直細分領域,仍有各種“小而美”的機會可以做大。因此,電商第二波中的弄潮者,更需要“賣水人”為其提供各種標準化、便捷化的接入界麵。

“我們是在賣水,但是在賣各種不同的水。”商派董事長李鍾偉這樣告訴記者。這家專門服務電商玩家的“賣水人”,隨著電商大潮而起,經曆了12年大浪淘沙,一直穩定在國內電商服務商的第一梯隊。去年“雙11購物狂歡節”,天貓單日銷售額達350億元,其中有53億元由“商派係”創造。而商派自身的年營收也達數億元。

按照李鍾偉的說法,商派能有今天,靠的是自成體係的“強”邏輯——一方麵,做“賣水人”,要與時俱進,因時因勢而變,同時也了解客戶到底是什麼體質,需要什麼樣的“水”,是功能飲料、茶水還是普通礦泉水,這樣才能更好地“強健”它們的電商體魄;另一方麵,與甲方真誠溝通,“卻不一味聽命於客戶,絕不將功能飲料賣給極度虛弱的淘金人,因為,那可能令其猝死。”隻有“強有力”地堅持底線,才能真正贏得業界尊重和目標客群的信任。

如此一來,商派既能為大型傳統企業和高端品牌提供全方位電商係統和服務,又能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並且針對不同類型商家提供各種精細化的管理工具和軟件。市場占有率也達到了70%。

崛起

恰如矽穀創業教父Paul Graham所說:“活在未來,把缺失的做出來”,自然能成就現在。商派便是如此。

2002年,商派還是隻有幾十人的應用軟件公司,通過為一些企業建設網站,偶然發現了電商的藍海。李鍾偉和小夥伴們預測,未來將是電商的時代,有更多玩家將進入該領域,與其零散地提供一些產品,不如走精深之路,成為專業的第三方服務商,將本不存在的市場給做出來。

那時,珂蘭鑽石就算過一筆賬,若自行成立軟件團隊,不僅要花數十萬元啟動,更要花大量時間去磨合與電商平台的關係,內部運作的流程,沒有一年半載難以成事。但在商派標準化應用的幫助下,珂蘭鑽石從搭建網店到取得第一筆交易隻用了十多天的時間,完成了鑽石小鳥十幾個月才取得的目標,如此高效率下,其才在跑馬圈地的競爭中沒有失去先手。

憑借著幾次類似的成功戰例,商派很快被電商玩家們接受,不僅是賣包包這樣的電商品牌,甚至是聯想、海爾等傳統大戶也主動找上門來。

然而,越來越多的軟件開發團隊也開始湧入這一細分市場——幾個會編程的人便包辦了從用戶需求到軟件功能設計的全部工作,如此散兵遊勇的做法令市場上價格戰四起,各種良莠不齊,以致市場混亂。

李鍾偉和小夥伴們仔細分析下來,明確了電商軟件產品與其他的管理和應用型軟件的區別——對於企業用戶而言,管理和應用型軟件為企業貢獻一種成本節流,可為企業削減支出、提高效率,效果非常直接。而電商軟件對於企業來說,則是提供一個開源的價值,隻有經過時間的沉澱,在完善渠道、磨合運營,待企業成長之後,才能展現出價值。因此,欲步入電商市場的企業勢必會猶豫於成本與預期收益的關係,直接付錢買產品的模式就將失去吸引力。

於是,2006年4月,商派宣布網店係統軟件免費,企業用戶可以在商派的網站上免費下載獲得基礎產品,然後自行安裝,而商派再通過研發一係列功能性插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向用戶收取費用。

通過“免費+增值服務”的方式,商派讓電商玩家們的“試錯”成本降到最低。當時國內電子商務交易額前1000位的企業,有80%選擇商派。而商派本身,也由原來一家年收入100萬元的軟件作坊,變身為年收入數千萬元、員工接近500人的大公司。

進化

在互聯網時代,約瑟夫·熊彼特口中“創造性破壞的永恒風暴”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猛烈,沒有企業能夠一直一帆風順。2011到2012年,商派就遇到了困難。

“其實,業務還在高速增長,但問題是,對電商未來的判斷,難以確定。”李鍾偉解釋道,那時,有人鼓吹垂直B2C沒有機會;O2O團購正大行其道;移動電商還在萌芽——洗地的、鳴冤的,準備次年給某電商上墳的……各種聲音不絕於耳,商派必須從中發現更加確定的未來。

垂直B2C真的沒機會?應該說,隻為大品牌“搬箱子”的垂直B2C在電商“全渠道”競爭下沒有希望,諸如茵曼之類個性鮮明的玩家依然可以活得非常滋潤;而另一方麵,團購沒有門檻,“其興也勃,其衰也忽”已成定局,但O2O正可以結合不斷普及的智能手機,實現移動電商的升級。由此不難判斷,未來垂直電商仍是蓬勃向上,商派不會缺乏客戶,同時,要在“全渠道”方麵深耕,並且開拓O2O,緊跟移動電商變化,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