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G3的責任又是什麼呢?慎文範表示:“在中國上市初期,G2就達到了6萬多台的銷售量。雖然我們在中國市場上的銷量不太高,但在質量方麵我們得到了很多好評。今後,通過G3手機,LG不僅要實現質的飛躍,更要在量的方麵有一個大的突破,爭取下一台手機出來的時候我可以分享給大家一個更振奮人心的銷售量。”
毋庸置疑,G3是LG回歸中國市場最重要的一顆棋子。慎文範強調:“我希望通過G3能讓消費者更接受LG的產品,這對於我們重返中國手機市場是最關鍵的一點,我相信G3會對我們做出很大的貢獻。”
近日,LG公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當季公司淨利潤為4120億韓元(3.998億美元),同比增長165%,電視和移動業務部門拉動了公司整體利潤增長。而LG移動業務的利潤增長主要歸功於G3在韓國市場上的初步普及和L SeriesIII智能手機的強勁銷售。隨著G3在全球,特別是在中國的上市,分析師普遍認為LG將在年底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而為了更適合中國市場,LG也開始摸索徹底的本土化。這一次,G3將推出三個版本,分別支持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及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的4G服務。
更值得一提的是,G3還加入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雙卡雙通功能,折射出LG對中國市場的用心良苦。要知道,加入這些功能並不是簡單地再增加一個卡槽而已。這也是G3晚於全球發布3個月才在中國上市的重要原因。
對於G3這款定價3999元的高端旗艦機型,LG賦予了厚望,慎文範信心滿滿:“我相信,如果我們在高端產品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後會拓展中低端產品。雖然我們起步較晚,但是在未來5年內,我們是可以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的。”
押寶電商
LG自G2開始,在渠道方麵選擇與京東合作,在出貨速度和成本控製方麵都讓中國消費者受益不少。G3登陸後,與京東的合作就更深層次了。當天,除了LG高管簡單介紹了產品,京東副總裁、通訊采銷部總經理王笑鬆更是花了近半個小時對G3進行詳細講解,京東CMO藍燁也前來為LG站台。
市場調查機構Wireless Device Strategies發布的《全球手持設備分銷渠道(按區域劃分)預期報告》指出,中國電子商務渠道占到市場總手機銷量的10%,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4%。
以京東為例。2007年,京東開賣手機的第一年,銷售額是3000萬元人民幣,5年後的2012年,這個數字變成了100億元人民幣,2013年更是增長至200億元人民幣。所以,LG自然會想到電商渠道,自然會想到B2C老大京東。
手機銷量每年成倍增長,京東於2013年年底推出了“JDPhone計劃”。王笑鬆表示:“JD-Phone計劃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京東的大數據挖掘用戶真實需求,深度整合產業鏈資源,與手機廠商為用戶打造最具性價比的精品手機。”
“G3的加入,讓JD-Phone家族又多了一個強大的成員,這款產品集中體現了京東JDPhone計劃的核心理念,即為用戶提供滿足需求、品質優異、價格實惠的手機產品,也為用戶打造基於手機的智能生活體驗。”
反觀LG,在智能手機轉型過程中,大量裁撤在華銷售人員,幾乎關閉了線下社會渠道。所以此次重返中國市場,最初也選擇的是線上電商模式。
對此,LG移動中國區總經理申在赫解釋:“LG在京東銷售的G2以及G Flex曲麵手機都得到了用戶的好評,考慮到銷售渠道的效率,我們繼續選擇京東作為獨家合作夥伴。”
不過,LG並未放棄社會渠道。申在赫強調,LG正在進行進一步部署,將在深入分析中國市場的銷售渠道後,從更長遠角度出發,將製訂在中國的戰略部署,也正研究實體線下銷售,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
LG在2013年與2012年智能手機全球銷售量分別為4750萬部與2600萬部,分析師預測這個數字在2014年將達6000萬部,2014年第二季度LG售出1450萬部智能手機,不僅打破了LG單季度手機銷量記錄且為公司帶來了同比2013年第二季度165%的利潤增長,可見LG已複蘇。
如今,三星、蘋果、小米、聯想等品牌占據著中國市場,但別忘了,LG並不想隻做一個全球的贏家,因為在這個年代,贏了中國,才可謂贏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