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民富歌飛揚

關注

作者:艾鵬達

人民幸福,是建設“美麗鄉村”的根本目的。大連市旅順口區龍頭街道龍湖村在村民失去耕地的情況下,通過努力構建獨具特色的社會保障體係,使廣大村民過上了後顧無憂的美麗新生活。龍湖村人用實踐告訴我們,囊中羞澀肯定不“美麗”,富裕幸福才是真的“大美”。

走進龍湖村,看到的是老百姓真真切切的幸福,感受到的是蓬勃發展的經濟環境。村民的幸福生活,不僅因為物質上的富足,更源於精神上的美好追求。

生計無憂保障全

67歲的王麗華正在村裏的櫻桃園裏忙著采摘大櫻桃。她告訴記者,自己所在的這個生產小組總共有4個人,主要負責櫻桃樹的管理、剪枝、培土以及采摘。每天工作8小時,中午還可以回家吃飯,休息2個小時,有通勤車接送,日工資50元。除了這份收入,王麗華每個月還能按月從村裏領到退休金。

“從去年開始,我們老年人退休金每個月漲到2000元啦!在和外村人聊天時,他們那個羨慕啊!都說‘你們村真好,每個季度分米、分麵、分菜、分油,還分雞蛋。’我們這個時候心裏就特別展樣兒!感覺現在的生活充滿陽光,嗬嗬!攤上好領導了,沒有好領導,哪有現在的好日子?”

王麗華所說的好領導,就是龍湖村的現任村委會主任王德富。

龍湖是旅順口區較早實行農村轉社區、開展全域城市化建設的村子。幾年前,全村600多戶,1700多名村民集中上樓。村民失去了耕地,怎樣保證生活來源呢?王德富等人在建立惠民福利分配機製的基礎上,想方設法發揮自然環境優勢,增加集體收入,不斷提高村民生活待遇。

他們首先依靠國家補貼優惠政策,加大環境改造力度,修馬路、安路燈、建公園、搞綠化,使生活環境煥然一新,使破舊的小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裏,孩子們讀書從小學到博士也都設置了獎、助學金,60歲以上老人現在每月能按時領2000元養老金,殘疾老人還能享受到額外的1200元補貼,村民每月能按時享受村裏的副食補貼和節日期間的慰問品,龍湖村現在儼然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村裏還根據依山傍水的自然條件,發展生態旅遊項目增加收入。在山坡上建立了珍奇苗木培育基地,建起了100多個大棚,培育紅豆杉等苗木100多萬株,引進培育如意鬆盆景6000多株。還建立了大櫻桃自采園,櫻桃苗圃,發展高端經濟林,不僅增加了集體收入,還解決了村裏400多名居民的就業問題。眼下,他們正計劃投資1.6億元,建立藥王穀、龍湖濕地公園、七彩花田等生態旅遊觀光項目,通過推動旅遊產業的發展,保障村民福利,促進持續增收,將農民從重體力勞動轉型到旅遊服務及商業性勞動,走集體化管理是為了更好地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