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裏紅妝》熱演美國主流舞台(2 / 2)

這部舞劇的成功,還在於其滿足了美國的本土化要求。“本土化就是要讓美國觀眾看得懂,符合他們的審美習慣,否則傳播效果會大打折扣。”鄒建紅說,劇組在赴美演出前,邀請麻省理工學院視覺藝術係教授傑夏伯和紐約皇後學院戲劇舞蹈係教授殷梅為該劇作藝術加工,以符合美國觀眾的欣賞趣味。例如,根據美國專家建議,在整個故事結構、婚慶文化、音樂器樂不變的前提下,在單純的民間舞蹈中加入美國觀眾喜愛的芭蕾舞與現代舞等元素;在戲入高潮時,由原來一個人的獨舞加入能調動觀眾情緒的群舞。

這部舞劇還采取符合西方習慣的市場化方式運作。一是在演出前半年,負責運作市場的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便與紐約一家公關公司合作,以電台、電視台、雜誌、報紙、觀眾互動等各種形式造勢。紐約設計師根據美國人的喜好設計海報和宣傳冊頁。二是委托中介機構推銷票務,提前四個月售票。三是劇組抵達紐約後,馬上安排出品人、製作人和導演參與電視台、電台的節目錄製,介紹情況。演出期間,結合寧波城市形象與舞劇場景的宣傳片還在紐約時報廣場電子大屏滾動播出。通過一係列的宣傳,該劇演出前的出票率已達到七成,首場演出轟動全城使得一票難求。最後一天還以每張10美元的價格賣出百餘張站票。

“如果不是市場化運作,美國演出就不可能達到如此好的效應。”寧波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赴美演出團團長張鬆才感慨地說,這次赴美四場演出票房收入達350萬元人民幣,在實現社會效益的同時,實現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這次美國商演遵循市場規律操作,效果很好,給了我們闖國際市場的決心和信心。”鄒建紅說,《十裏紅妝》還準備到華盛頓演出。同時,寧波演藝集團還在籌備其他進軍歐美市場的新劇,如以美國劇作家尤金·奧尼爾的名作改編的甬劇《安弟》正籌備到美國愛荷華州演出,以中國經典故事《霸王別姬》改編的舞台劇也在商洽登上美國舞台。

“到歐美國家的商業演出,碰到的很多情況是跟國內不一樣的。”張鬆才說,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藝術團體,都希望國家能加快培養具有歐美文化、法律、宣傳推廣和商業運作知識的對外交流人才,為文化走出去提供相應服務。現在,這方麵的人才特別欠缺。(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張奇誌胡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