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發展背景下商業銀行應對策略
財經論壇
作者:牛海霞
【摘要】 當前,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並對商業銀行的各項業務及經營模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本文在分析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影響的基礎上,提出了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策略:加強同互聯網科技企業的合作;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模式;變革傳統的商業銀行經營業務流程;加快培養和儲備複合型人才隊伍。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 商業銀行 第三方支付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目前,學術屆對互聯網金融的定義還沒有達成一致。不同的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互聯網金融的定義。馬雲(2013)認為,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的思想、技術來開展金融行業所開展的那些業務,它不同於金融行業運用互聯網技術提供各種金融服務。龔明華(2004)認為,互聯網金融是運用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來提供各種金融服務,既包括電商企業利用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提供各種金融服務,也包括傳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運用互聯網提供各種金融服務。國內外學者更傾向於龔明華的觀點。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型金融形式,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數據豐富。互聯網金融企業擁有成熟的電商平台和巨大的客戶群,不僅能通過客戶的交易評價或第三方驗證等途徑來了解買賣雙方的信用狀況,還能運用雲計算和行為分析理論方法來挖掘數據,提高信息使用效率。二是交易便利。客戶通過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的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別、匹配、定價和交易,大大地提高了支付的效率。三是客戶參與普遍。互聯網金融對參與的客戶設置的門檻低,例如餘額寶最低認購金額僅一元。
目前,互聯網金融服務形式主要有三種:第三方支付、網絡借貸、網絡搜索。第三方支付,是指客戶在第三方支付機構注冊虛擬賬戶後,根據客戶的指令,第三方支付機構為其提供貨幣收付、彙兌、清算等金融服務。2013年度中國銀行業服務改進情況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互聯網支付總金額達10萬億元,市場預計3至5年內網絡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20萬億元以上。網絡借貸,是指互聯網中介機構通過電子商務平台向其用戶提供小額貸款,即通過互聯網中介機構牽線,有資金的客戶將資金貸給有借款需求的人。阿裏巴巴小額貸款公司是網絡借貸最為典型的代表。截至2013年6月末,貸款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而不良貸款率僅為0.84%,低於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水平。網絡金融搜索,是將搜索引擎技術、大數據、與金融谘詢等金融專業技術相結合的一個金融產品的搜索比價平台。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近20%的網民已養成搜索比較的習慣,說明網絡金融搜索業務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2011年10月,融360組建成立,提供專業的貸款在線搜索與申請服務。2013年5月,該機構月申請貸款額已突破百億元人民幣。
二、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銀行業之間既相互競爭,又相互促進、相互補充,不但彌補了傳統金融模式的不足,還對傳統銀行業在服務觀念、利率定價、創新金融產品等方麵帶來了巨大挑戰。
1、打破了傳統銀行業金融服務模式
一是客戶服務模式亟待完善。互聯網金融支付便利快捷、信息數據處理效率高、支付成本低,具有獨特的優勢,而且不斷有新的金融產品推出,對商業銀行產生了極大的衝擊。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互聯網金融企業有針對性地開發出個性化的產品,服務產品更加靈活。在運作模式上,互聯網金融注重金融業務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互聯網金融更注重發展銀行排斥在外的80%的草根客戶。例如,微理財、微保險、微投資等。二是商業銀行互聯網化需進一步加快。據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雙十一”淘寶交易金額高達350多億元,其中“餘額寶”和“快捷”支付占60%以上,而網上銀行支付僅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