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舞弊及審計策略(3 / 3)

1、在風險評估階段對關聯方舞弊的特別考慮。在風險評估階段,注冊會計師要全麵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所有權結構、組織結構、經營投資活動,並著重考慮是否已經獲取了被審計單位提供的所有關聯方信息,並考慮關聯方關係是否已經得到識別,關聯方交易是否得到恰當記錄和充分披露。這一階段,可以複核以前的工作底稿,確認已經識別的關聯方名稱,並確認是否有關聯關係的變動;審查被審計單位審計期間新增的重大投資活動,判斷是否有新的關聯關係產生;向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查詢關聯企業的名稱及詳細信息;了解公司重要職員的主要家庭關係等,初步判斷出關聯關係。

2、進一步審計程序中對內部控製的了解。存在舞弊風險因素並不一定會產生舞弊,但是一旦發生舞弊了必然存在舞弊風險因素。舞弊風險因素即前文中提到的動機或壓力、機會以及合理化解釋。一般而言,財務舞弊的動機或壓力來自於不利經濟環境或者行業狀況對財務穩定性和盈利能力產生了負麵影響,管理層或治理層為滿足內外部預期承受壓力,管理層或治理層的個人利益受到被審計單位業績影響等。關聯交易的複雜程度等內部控製缺陷無疑為利用關聯方交易舞弊提供了機會。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製以及進行內部控製測試的時候,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與關聯方交易授權和記錄相關的控製活動的適當性,比如,是否建立了針對關聯方交易的行為守則,相關人員是否普遍了解並嚴格執行這些行為守則;是否存在相關的政策和程序,以識別、披露管理層和治理層在關聯方交易中所得到的利益;對於存在利益衝突的關聯方交易,是否存在明確的指導方案和解決辦法;治理層是否建立了相關的政策和程序以減輕管理層淩駕於與關聯方和關聯方交易相關的內部控製之上的風險等。

3、針對關聯方交易的實質性程序。在審計過程中,注冊會計師應重點審查異常的交易,比如,價格、利率、擔保和付款等條件異常的交易,商業理由明顯不合乎邏輯的交易,處理方式異常的交易;考慮是否存在之前尚未識別出的關聯方。此外,注冊會計師應通過函證、質詢、委托協查、實質性分析程序等手段,重點關注下列事項:購銷價格異常的交易;無擔保的借款事項;異常的投資、租金和利息收入;以及其他非常時期發生的非常交易和事項。

4、審計意見階段對關聯方的總體性分析複核。審計準則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結束時運用分析程序對財務報表進行總體性複核。因此,在審計意見階段,注冊會計師應結合審計過程已獲取的關聯方交易事項,並充分考慮被審計單位是否按照會計準則要求對關聯方以及關聯方交易在財務報表附注中進行充分、適當的披露,並綜合考慮審計報告的意見類型。

隻有在審計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充分考慮到利用關聯方交易舞弊的可能性並采取相應對的審計程序,注冊會計師才能將審計風險降至該業務環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並提出恰當的審計意見,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參考文獻】

[1] 郝玉貴、劉李曉:關聯方交易舞弊風險內部控製與審計——基於紫鑫藥業案例的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2(4).

[2] 肖虹:我國關聯方關係及其交易披露規範研究[J].會計研究,2000(7).

[3] 汪永蘭:上市公司關聯交易舞弊問題及其審計策略[J].財會通訊,2007(10).

[4] 王曉敏:上市公司會計舞弊與審計失敗研究[D].沈陽工業大學,2011.

[5] 何珍:基於關聯方交易的舞弊導向審計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9.

(責任編輯:劉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