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廣州市中職學校新生體育鍛煉習慣的調查分析(2 / 3)

3.3 新生喜歡參加體育鍛煉主要項目的調查與分析

由調查可以看出,廣州市信息工程職業學校2013級新生喜歡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項目,按人數多少依次為:籃球占(38.8% )、跑步占(31.3%)、足球占(30.2%)、乒乓球占(27.4%)、羽毛球占(25.7%)、溜冰占(24.9%)、排球占(21.8%)、健美操占(20.7%)、武術占(12.0%)、遊泳占(11.5%)、網球占(10.9%)。以上數據說明學生對球類項目比較愛好,原因是球類項目的比賽較多,屬於群體性、器械性運動,這類項目較具有觀賞性,在學生中產生了深刻的印象,受到眾多學生的青睞;跑步項目位於第三,這與跑步簡單、鍛煉場地不受限製、效果顯著有關;至於健美操、武術、遊泳等項目選擇的人數要少於球類項目選擇的人數,原因可能是目前仍有許多地區的中小學缺少這些項目的體育教師;盡管網球屬於球類項目,但是網球項目的消費較高,而大多數新生經濟條件有限,因此網球項目選擇的人數最少。

3.4 新生對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態度調查與分析

對廣州市信息工程職業學校2013級新生對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滿意度進行了抽樣調查,統計結果如下表:

由表2可以看出,廣州市信息工程職業學校2013級新生對中小學體育課感到滿意和非常滿意的人數有120人,占33.5%;感到一般滿意的人數有83人,占23.2%;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人數有155人,占43.3%。在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學生中,主要是體育課或課外活動中沒有安排他們喜歡的項目,也有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枯燥等方麵有意見。學生對體育課不滿意,從而影響他們上課學習的積極性,對體育課產生各種畏難情緒或者厭煩心理,失去了鍛煉的興趣。

由表3可以看出,廣州市信息工程職業學校2013級新生對中小學體育課不滿意占的比例依次為:教學方法陳舊(30.2%),教學形式簡單(26.5%),教學內容枯燥(24.3%),教師素質差(19.0%),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素質教育、快樂體育仍然隻停留在口號上,由於體育設施場地、器材及體育教師素質有限,當前體育教學方法還停留在90年代被動的、陳舊的身體操練根基上,教學形式依然采用大班製上課(有時一個班的學生竟達60人之多),“一、二、一”的隊列練習、枯燥乏味的跑圈熱身,違背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規律,嚴重製約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其結果必然讓學生不滿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