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低年級教學中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2 / 2)

3 鼓勵質疑,以“問”引思

“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在教材中這方麵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在教學中,我深入領會教材意圖,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思考,從而激發他們思維的積極性,使每個同學的思維都活躍起來。(1)看圖質疑。對於剛上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提問題確實有些困難。教學時,我首先教學生如何利用教材插圖來提問題。如:教學一年級上冊時,我出示課本上的“來到花果山”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都有什麼?你看懂了嗎?能提出什麼問題?”學生們經過觀察、思考,提出了:“一共有多少隻猴?”“一共有多少個桃子?”“天上共有多少隻鳥?”“天上有多少朵雲?”“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岩石縫裏共有多少朵花?”等等,甚至有的學生還提出了:“有多少棵樹?”“共有多少塊岩石?”雖然學生提的問題有的還很膚淺幼稚,但也不時地閃爍出創新的火花。(2)傾聽質疑。 培養學生專心傾聽他人發言的習慣,是培養學生質疑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學中,我鼓勵學生聽取別人意見的同時,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在課堂上,常常會發生一些激烈的質疑,甚至爭論。如在教學完10以內數的加法後的一節練習課上,當學生講完故事後,讓另一名學生評價講得怎樣?由於學生的認真傾聽,評價的有條有理。接著學生通過討論列出算式,並說出為什麼這樣列式? 生1:左邊樹上有5隻小鳥,右邊樹上有2隻小鳥,合起來是7隻小鳥。列式是5+2=7(隻)。生2:左邊樹上有8個蘋果,右邊樹上有2個蘋果,合起來是10個蘋果。列式是8+2=10(個)。(3)困惑質疑。有些問題,是學生明明知道卻故意提出來的,這隻是一種淺層的質疑,心存困惑能勇敢提出來的問題,才是真正的質疑,它往往極具典型性和針對性,會引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如在100以內計算教學中,掌握算法、理解算理,突出計算的重點是非常重要的。由於學生的計算基礎各有不同,有的學生已經有了較好的計算基礎。對1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比較熟悉;另一部分學生還並沒有接觸過1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此時教師就不可能用同一種教法麵對所有學生,那麼,麵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確定兩個教學重點:第一是讓已經會計算的學生,深入明確算理。當學生不能準確說出算理時,教師通過問題來引發學生對算理的思考。例如:32+5=?計算時,為什麼不把5加在十位上呢?第二是讓不會計算的學生學會算法。教師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根據所了解到的信息提出熟悉問題,師生共同梳理問題,抓住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來完成對計算方法的探索。在研究算法的過程中,讓學生抽象出算理。同時要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環境,讓學生主動思考、探索,使教育水到渠成。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動手實踐中,學生能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同時通過遊戲與質疑,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技能與數學的方法,從而使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參考文獻】

[1]徐斌豔.數學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謝慶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