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低年級教學中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1 / 2)

在低年級教學中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技術

作者:邢麗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興趣教學是至關重要的。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製,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數學的教學內容較抽象、枯燥、無味,它沒有形象生動的語言及生動的故事情節,不易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師,要善於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在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努力激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那麼怎樣才能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 利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對於抽象的知識往往難以掌握,但他們好動、好奇心強,對新鮮的事物比較敏感,教師如能根據條件,因地製宜的采用多種手段教學,尤其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並茂這一優點,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把抽象的數學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生的興趣,將更有利於教學。低年級很多數學知識都適宜製成多媒體課件,如:口算、乘法口訣等口答類題目。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直觀教具、電化教學及操作學具等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多少的應用題”時,我讓學生先擺10個正方形,然後在下麵擺7個三角形,並向學生說明擺的時候要從左邊起,把正方形和三角形一個對著一個地擺。我向學生提問:“哪一行擺得多?看看第一行裏的正方形哪一部分和三角形同樣多?請你們用手指畫一畫,同桌互相檢查一下,看看畫得對不對?再畫出正方形比三角形多的部分。”接著問:“同樣多的有幾個?正方形比三角形多幾個?”再啟發學生想:正方形比三角形多,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由哪部分組成的?多的部分是幾個正方形?從而使學生直觀地看出正方形多、三角形少,正方形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三角形同樣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三角形多的部分),從而體會到多的數能分成兩部分,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同時我在教學生認數和數數時,經常利用具體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為了讓學生記住數字1-9的字形,我教學生背誦順口溜“1像鉛筆,2像小鴨,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鉤,6像勺子,7像鐮刀,8像葫蘆,9像豆芽”,從而幫助學生記住字形。通過這樣的教學,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2 在遊戲活動中,輕鬆自如的學習

遊戲、玩樂,是兒童的天性。課堂上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遊戲活動,這不僅有助於學生體力、智力、交際能力的發展,而且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國內外的實踐也證明,科學的采用遊戲教學將大有裨益。因此我經常在教學中采用做遊戲這一教學手段,且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數字5的讀寫》時,授課前,設計“搶凳子”這一遊戲來導入所學知識:5名學生圍著4張椅子繞圈,其他學生們唱歌,歌聲停下來後,學生們奮力搶屬於自己的座位,看誰的反應快。通過這個遊戲,學生們直觀的建立了數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 ”,既複習了上節課有關“4”的知識,又引發了學生們學習新課的興趣,一舉數得。又如,教學“數的組成與分解”時,我設計了“找朋友”的遊戲:參加遊戲的小朋友頭戴數字卡,伴隨著“找呀找呀,找到一個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頭飾上的數能組成需要分解的數,就是一對好朋友。(如:2和7組成9;3和6組成9 中,“2”和“7”是一組好朋友,“3”和“6”是一組好朋友。) 學生們在感性直觀、輕鬆自如的遊戲中,感知了抽象的數學的理念,其樂融融,教師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