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學發展“精銳之師”
特別策劃
作者:劉剛
2013年12月2日,薄霧籠罩著中共重慶市委黨校。
凜凜寒意中,走來200多位特殊學員。
市管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培訓班,在這個平凡冬日拉開帷幕。
教室內,學員們時而抬頭聽講,時而低頭速記。
“不得不坐直身子,支起耳朵。”銅梁縣(現銅梁區)委書記陳勇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不得不”的背後,是他們在培訓之後將迎來大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後,如何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對重慶市管領導幹部來說,是一場大考。
完善集中學習製 擬定主題係統學
2013年11月,市委組織部幹教處特別忙碌。
“要紮實推進專題培訓工作,切實解決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後的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一閉幕,市委立即要求市委組織部牽頭搞好專題培訓。
紮實推進,這是個極高的要求。
首先,培訓內容如何做到紮實?
經討論研究,市委組織部確定了幾條原則:主題突出,全麵係統,緊扣難點熱點。
最終,培訓方案確定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科學發展、富民興渝”等八個專題。
“既緊扣難點熱點,又結合了重慶實際。”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胡奕說。
其次,培訓師資如何做到紮實?
經討論研究,最終也確定了幾條原則:高端權威、深邃準確、講解生動。
最終,市委組織部邀請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成員、中組部國家級幹部教育培訓機構的專家學者當授課教師。
“做到了高端權威、深邃準確、講解生動。”胡奕說。
2013年12月2日上午,200多位市管主要領導幹部迎著薄霧邁進市委黨校。
此時,在彭水,縣管主要領導幹部也迎著薄霧邁進縣委黨校。
市委黨校會議室,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在講台落座。
這個畫麵同時出現在包括彭水縣委黨校在內的所有區縣黨校電子屏幕上——視頻同步係統啟動。
視頻同步培訓,實現了處級以上幹部的全覆蓋。
一講就是三個小時,但彭水的幹部卻意猶未盡。
“以前以為農村改革隻是下點小雨,現在才知道中央有這麼完整的部署。”
“是啊,彙集這些材料,可以形成一個全景式的關於農村問題的分析。”
…………
兩位幹部吃著午飯,還在回味培訓內容。
經過專題培訓,領導幹部們對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等重大決策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我深刻認識到,渝東北區縣隻有走生態涵養發展之路,才能保護好三峽庫區的青山綠水。”時任開縣縣長(現縣委書記)何毅說。
完善學習培訓製 創新載體輔導學
2015年4月8日,早上7點45分,涪陵區石沱鎮移民辦副主任餘旭就到了辦公室。
打開電腦,登陸重慶幹部網絡學院,點開《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部署》視頻課程,餘旭開始了在線學習。
半個小時,餘旭便學完了一門課程。
快到上班時間了,餘旭退出係統,開始準備工作。
“現在學習很方便,一點鼠標,就聽到了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春教授的課程。”餘旭說。
2012年,餘旭從村裏上調到石沱鎮政府工作。
來到更大的舞台,餘旭卻苦惱了。
“我的視野和知識儲備的短板一下子凸顯出來。”餘旭說。
而更讓餘旭苦惱的是,他想通過學習補上短板,卻發現很難。
其時,重慶幹部培訓大多是集中式現場培訓。
“這種傳統培訓存在空間、時間的限製。”市委組織部幹教處處長王勇說。
首先是舉辦頻次低——基層公務員一年能參加的培訓屈指可數。
其次是覆蓋麵較窄——高端培訓很難覆蓋到基層公務員。
就算有資格參加,他們也麵臨一個尷尬:培訓時間經常與工作相衝突。
針對這些問題,市委完善了學習培訓製度——出台《重慶市幹部在線學習管理辦法》,並建立了重慶幹部網絡學院。
規定不同層次幹部每年必須學完多少課程,取得多少學分。
“網絡培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製。隻要有網,就能隨時隨地上線學習。”餘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