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與廬山中共中央工作會議
鄧小平理論研究
作者:湯靜濤
[摘 要] 1961年8月在廬山舉行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的會議。鄧小平領導中央書記處為會議的召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籌備工作;鄧小平主持全體會議時的重要講話成為會議的總結;鄧小平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關於當前工業問題的指示》等重要文件,為20世紀60年代國民經濟全麵調整,糾正“大躍進”的“左”傾錯誤,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偉大進程,豐富完善鄧小平治國理政基本思想積累了彌足珍貴的曆史經驗。
[關鍵詞] 1961年廬山中共中央工作會議 鄧小平 曆史貢獻
20世紀60年代初,中共中央曾於1960年7月間在北戴河、1960年12月間在北京、1961年3月間在廣州、1961年5月間在北京、1961年8月間在廬山等地舉行過多次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其中,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在江西廬山舉行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的會議。鄧小平領導中共中央書記處為會議的召開做了大量周密細致、卓有成效的組織籌備工作。鄧小平主持全體會議時的重要講話成為會議的總結。鄧小平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關於當前工業問題的指示》等重要文件,受到黨中央、毛澤東主席和全會的高度讚譽,作為中共中央文件正式印發全黨,為真正開啟20世紀60年代國民經濟全麵調整恢複局麵,初步認識並著手糾正“大躍進”的錯誤,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偉大進程,作出了艱辛探索、巨大努力和傑出貢獻。
一、鄧小平領導中共中央書記處為會議進行了大量周密細致、卓有成效的組織籌備工作
在廬山召開中共中央工作會議,是1961年五六月間在北京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即將結束時,即1961年6月12日毛澤東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全體會議講話中建議的。“毛澤東建議,下次中央工作會議到廬山去開,時間在八月”,“主要討論工業問題,城市整風問題”。[1]P1167
自6月17日至8月20日,鄧小平領導中央書記處,認真落實毛澤東的部署,全力投入廬山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的文件起草、專題調研、議程日程安排和參會人員名單擬定等會議組織籌備工作。6月17日後,鄧小平先後主持4次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調整工業部署、縮短工業戰線、壓縮城市人口和煤礦生產及分配等問題。在6月17日的中央書記處會議上,鄧小平正式提出起草工業企業工作條例,確定有關負責人分頭調查研究,解決重點企業的問題。鄧小平在講話中指出:工業比農業複雜得多,究竟如何搞?現在心裏無底。隻有結合調查研究,條例才能搞得出來。[2]P1654在6月19日的中央書記處會議上,鄧小平主持討論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城鄉手工業若幹政策問題的規定(試行草案)》《關於堅決糾正平調錯誤、徹底退賠的規定》《關於確定林權、保護山林和發展林業的若幹政策規定(試行草案)》《關於改進商業工作的若幹規定(試行草案)》《關於舉辦“抗大”式政治學校,訓練一批革命的知識青年派到農村工作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安排一九六一年中小學畢業生的通知》等幾個文件。在7月3日、7月12日的中央書記處會議上,鄧小平和周恩來等聽取李富春等關於精減城市人口問題的彙報,討論工業企業整頓和輪訓幹部等問題及保證鞍鋼冶煉設備開工三分之二措施等問題。[2]P1647
7月下旬,鄧小平在北戴河主持7次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並通過提交廬山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的《關於當前工業問題的指示》等5個重要文件。7月26日至8月5日,鄧小平主持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並通過《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後通稱為“高教六十條”)。8月5日,鄧小平和彭真、陸定一、康生致信毛澤東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報送條例草案及中共中央關於討論和試行這個條例的指示稿。信中彙報了條例草案的製定過程以及其中一些比較重要的內容。7月28日下午,鄧小平主持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聽取薄一波關於《國營工業條例(草案)》(後通稱為“工業七十條”)的說明,討論工業生產問題。8月9日,鄧小平在中央書記處聽取計劃會議彙報時指出:“去年北戴河會議提出八字方針,究竟怎樣貫徹,一年多了還沒有具體化,各部、各地區和計委都沒有具體的安排。去年鋼完成了1840萬噸,還是一馬當先,影響了八字方針的貫徹。今年又是高指標,1800多萬噸鋼,基本建設規模過大,還是影響八字方針的貫徹。明年的糧食比今年還困難,特別是城市。指標定高了,大家為完成指標而奮鬥,對貫徹八字方針、填平補齊的勁頭就小,工作不好安排。指標退下來,可以騰出精力和時間搞填平補齊。基本建設要建成一個算一個。要切實貫徹八字方針,調整什麼,鞏固什麼,充實什麼,提高什麼,各部、各地區各行業都要搞清楚,具體安排,不要再拉長戰線了。八字方針的貫徹,至少要五年時間。”鄧小平的講話,對大家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躍進”的框框中擺脫出來,切切實實貫徹“八字方針”,集中精力搞好調整,是個極大的支持和幫助。[3]P897—8988月9日至15日,鄧小平主持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並通過《國營工業企業管理工作條例(草案)》。15日,鄧小平和彭真、李富春、薄一波致信毛澤東並中央政治局常委,就條例草案的起草經過及主要問題作了說明。針對當前國營工業企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信中說,條例草案著重對以下幾方麵做了具體規定:在計劃管理中,確定了國家對企業實行“五定”、企業對國家實行“五保”的辦法;加強責任製,建立以廠長為首的全廠統一的行政指揮係統;端正對技術人員、老工人的政策;調整和固定企業之間的協作關係,嚴格實行經濟合同製度;確定每個企業的生產行政工作職能由一個行政主管機關管理,不能多頭領導;等等。信中建議將此條例提到中央工作會議上討論修正,然後用草案形式發到各重要企業,一麵試行,一麵討論提出意見,以便作進一步的修改。8月16日、20日,鄧小平主持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中共中央《關於當前工業問題的指示》。8月17日、20日鄧小平主持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中共中央《關於輪訓幹部的決定》。[2]P1654—1655
在花大力氣準備會議文件起草修改的同時,鄧小平領導中央書記處和國家計委、國家經委等曾派出11個工作組,到上海、北京、天津、太原、東北等地大中城市的工礦企業進行調查研究。鄧小平也於7月14日開始為期十多天的東北專題調研之行。鄧小平先後深入遼寧沈陽、黑龍江哈爾濱、大慶油田等地,聽取東北局第一書記宋任窮、遼寧省委書記處書記楊春甫、沈陽市委第一書記焦若愚、煤炭工業部部長張霖之和黑龍江省委書記處、哈爾濱市委負責人等及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彙報,就工業情況、工業幹部、煤炭生產、城市人民公社、糧食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等問題開展調查研究,盡可能了解掌握最基層最真實的第一手情況。返京後,鄧小平對工業問題和會議文件起草又有了新認識。“從東北看,工業調整,還是要打殲滅戰。第一是把煤礦調整好,使之迅速恢複原來的設計能力。第二是抓鋼材。有了煤、鋼,一切都有希望。”“工業總結經驗問題,看來就是在整風以後搞幾定。”“工業條例對廠長負責一定要寫清楚,包括副廠長、總工程師等的責任製,要規定一套製度。”[2]P1653、1654
8月3日,鄧小平主持中央書記處商定參加廬山中央工作會議人員名單,報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澤東審批。8月7日,鄧小平主持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通過關於8月下旬召開廬山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的通知。8月19日下午4時到7時,在劉少奇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鄧小平報告擬在廬山召開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的準備情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肯定了鄧小平報告廬山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籌備工作,確定廬山中共中央工作會議8月23日召開。
二、鄧小平是會議全體會議主持者之一,鄧小平主持全體會議重要講話成為廬山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總結
8月23日,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在江西廬山正式召開。廬山中共中央工作會議議程有6項:糧食問題,市場問題,一九六一、一九六二兩年計劃和工業問題,工業企業管理工作條例,高等學校工作條例,幹部輪訓問題。[4]P11這次會議一共聽取了6個報告:周恩來關於糧食問題的報告,李先念關於市場、物價問題的報告,李富春關於工業計劃的報告,薄一波關於《國營企業工作條例(草案)》的說明,陸定一關於《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的說明。鄧小平作長篇講話。[1]P1169廬山中共中央工作會議期間,鄧小平除8月23日、8月31日、9月4日先後三次出席毛澤東主持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或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外,還主持了8月23日、8月24日、8月27日三次中央書記處會議,分別就《中共中央關於當前工業問題的指示》、周恩來關於糧食問題的報告、1961年7月初到1962年6月底糧食年度征購差額超產超購辦法等文件,進行討論、修改,最後定稿並提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討論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