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做到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
我們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每句話,每個行動,每項政策,都要適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錯誤,一定要改正,這就叫向人民負責。人民要解放,就把權力委托給能夠代表他們的、能夠忠實為他們辦事的人,這就是我們共產黨人。我們當了人民的代表,必須代表得好。[10]P1128為群眾服務,就是處處要想到群眾,為群眾打算,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11]P1883
高校學生工作者要樹立服務育人的觀點,其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為了學生的成長、成才。樹立服務意識,不僅要求服務學生當前的需求,還要著眼於服務學生的長遠發展;不僅關心學生的共同需求,還要重視學生的個體發展;不僅關注學生的本人需求,還要服務於社會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以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為落腳點,以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服務態度為學生提供發展性、管理性以及保護性服務,並構建起新型、平等的師生關係。總之,通過服務育人,充分發揮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幫助學生實現從他律向自律的轉變,提升育人的效率,達到育人的目的。
(六)既要學會服務群眾,也要懂得教育引導群眾
黨和群眾的關係問題,應當是凡屬於人民群眾的正確的意見,黨必須依據情況領導群眾,加以實現;而對於人民群眾中發生的不正確的意見,則必須教育群眾,加以改正。[10]P1310
“以學生為本”,“以服務育人”並不意味著遷就學生,讓學生放任自流,而是要用更科學的方法教育管理學生,以保證學生沿著健康的軌道成長和發展。要著眼於道德品質、身心健康發展的要求,要著眼於創新精神、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麵發展的要求,努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麵發展創造條件,促進學生成為全麵發展的能夠適應社會需要的一代新人。在教育管理中,尤其要樹立依法管理的觀念,既要突出教育管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也要重視教育管理的合法性及對被管理者合法權益的保護。
要強化對學生的指導和服務。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學生的自立自主意識不斷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從教育、管理為主的工作模式轉變到在加強教育、管理的同時,強化指導和服務的新格局上來,著力構築指導和服務學生的工作體係。這既是“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的體現,也是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同時,要注重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佳方式和最終目的,但在學生的自我教育的過程中,學校要加強指導和服務,幫助學生解決具體困難。
群眾路線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大學生是祖國未來建設的中流砥柱,“以學生為本”,堅持“學生路線”,是我國高校學生工作必須堅守的群眾路線原則。○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5]習近平.全麵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麵工作[J].求是,2013(1).
[6]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 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