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遵從認知規律 科學實施教學(1 / 2)

遵從認知規律 科學實施教學

學術交流

作者:郎長興 李司敏

【摘要】本文從一般的認知過程出發,闡述認知的規律。一般的認知過程包括“好奇”、“興趣”、“建構”、“同化”、“本能’、”創新”六個方麵,這六個方麵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係的,承上啟下構成人們認識問題、學習知識的一般過程,通過闡述這六個方麵的特點及其相互關係,為科學的實施教學提供一般的可供借鑒的認知規律。這些規律與心理學、教育學理論並不矛盾。

【關鍵詞】認知過程;認知規律;科學教學

一、引言

人類認識自然界無不從好奇開始,好奇產生興趣,興趣產生學習動力,在學習動力的驅使下刻苦學習,通過學習將外部知識轉化為自身的知識並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係中,長時間的學習訓練轉化為人類的本能,繼而創造新的事物,本文從以下六個方麵闡述認知的一般過程,包括“好奇”、“興趣”、“構建”、“同化”、“本能”、“創新”六個方麵。教學也是一門科學,必然有其自身的規律,我們必須尊重這些規律,進而實施科學的教學。

二、好奇

“好奇心是人們心中永不熄滅的火焰”。

2011年11月26日23時2分,“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帶著全人類的好奇心飛向火星,2012年8月6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麵,展開為期兩年的火星探測任務。火星,被認為與地球很相似的一顆行星,是人們最大的好奇,火星上到底有沒有水,有沒有生物,有沒有火星人等等,是好奇心吸引人們幾百年來不斷探索,並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蘋果落地,一般人看來習以為常,而牛頓則產生好奇:“蘋果為什麼不向天上飛而非要落到地上?,肯定有一個力吸引它”。通過深入研究牛頓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一個幼兒對什麼都產生好奇從而開始認識世界,如果我們對一件事產生好奇,自然就開始了探索和研究。這是順理成章的。我們應當充分利用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一門課、每一節課都要創設意境、設置懸念,觸發學生的好奇心。

三、興趣

圍繞一件事的一係列的好奇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家從小對數學感興趣,物理學家從小對物理現象感興趣,生物學家從小對生物感興趣,畫家從小對繪畫感興趣就是這個道理,要想讓學生學習好那就著力培養他們的興趣吧。培養興趣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我們反對灌輸式教學法,應著力激發學生的興趣,隻要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可以三天三夜不吃飯、不睡覺,全身心投入學習而不覺得累。這就是興趣的作用,如果沒有興趣,再好的老師,講課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課也是無精打采,沒有效益。

四、建構

建構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之上學習新知識的過程。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建構內在心理表征的過程,學習者並不是把知識從外界搬到記憶中,而是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獲取、建構知識。學習過程同時包含兩方麵的建構:一方麵是對新信息的意義的建構,同時又包含對原有經驗的改造和重組。

對三極管工作原理的理解可以借助水庫閘門控製水流的原理來理解。水庫閘門控製水流的原理是已有知識,三極管工作原理是新知識。

三極管有放大、截止、飽和三種工作狀態。在放大狀態,三極管的作用是通過小電流的變化去控製大電流的變化。假設三極管是個大水壩。大壩有兩個閥門,一個是大閥門、一個是小閥門。每當放水的時候人們打開小閥門,很小的水涓涓流出並衝擊大閥門的開關,大閥門隨之打開。洶湧的江水滔滔流下。如果不停的改變小閥門開啟的大小,大閥門也不停的改變,假若能嚴格按照比例改變,那完美的控製就完成了。這就完美的闡釋了三極管的放大原理。如果某一天.天氣很旱江水沒有了,管理員這時候打開了小閥門,盡管小閥門還是一如既往的改變,但並沒有水流出來。這就是三極管的截止狀態,如果此時江水達到很大很大的程度。管理員開的閥門大小已經沒用了,這就相當於三極管的飽和狀態。

記憶圓周率π=3.14159……有多種方法,一種方法叫死記硬背,也叫慣性記憶,人的記憶慣性各不相同,有的人記得位數長,有的人記得位數短。還有一種方法是將需要記憶的知識與過去的知識相聯係,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生動化,把枯燥的知識變成有趣的知識,例如將3.轉化為“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爾樂”等等。就是將毫不關聯的枯燥的數字轉化為相關聯的知識,有的人因此記住了幾十位甚至幾百位數字。成了“記憶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