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的現狀與對策
學術交流
作者:張蘊綺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推廣普及,對廣大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以常州大學城四所高校為例,通過調查問卷分析了高校教師在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的策略。
【關鍵詞】高校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問題;對策
一、加強高校教師現代教育培訓的重要性
隨著多媒體、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其為應用基礎的“信息高速公路”使傳統的教學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尤其在高等教育中,這種作用更加明顯。在各學科相互相叉、相互滲透、相互綜合的趨勢下,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理解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融合能力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成為一種基本的教學形式,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負責人,在教學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能否真正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顯得成尤為重要,因此,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水平,是很多高校人才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二、高校現代教育培訓的現狀
2013年1月到3月,筆者先後走訪了常州大學城四所本科及高職院校,對其教師的現代教育培訓情況通過調配問卷和訪談的方式進行調查。這四所高校分別包括:常州大學、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常州紡織職業技術學院。這四所高校涵蓋了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藝術學、醫學、農學以及教育學等多個專業。自大學城創建以來,各校都把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和計算機實用教學技能操作作為教職工專項業務培訓的主要業務之一。通過調查,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多媒體設備操作不規範
在對調查問卷結果進行統時,筆者發現,隻有45%的教師完全清楚多媒體設備的正確操作方法,55%的教師一直是用錯誤的方法進行操作。對於操作多媒體設備的注意事項,隻有20%的教師是通過培訓了解的,其它教師都是在使用中出現問題後再通過詢問相關工作人員或其它方式來了解的。因此,有必要通過係統培訓讓教師完全了解多媒體設備的操作規範和注意事項。對於多媒體設備,超過70%的教師不清楚投影機的價格,這充分說明大多數老師不了解多媒體設備的價格昂貴,也不會意識到規範操作的重要性。
2.培訓內容不能滿足種類人員的需求
在對調查問卷結果進行統時,筆者發現,在“課程結構設置”選項中,有20%的調查者表示“很滿意”,55%的調查者表示“基本滿意”,20%的調查者表示“一般”,5%的調查者表示“不滿意”。由於參加培訓的教師在專業結構、計算機應用水平、年齡等方麵有諸多差距,一部分教師表示培訓內容過於淺顯,另一部分教師表示培訓內容難以理解且在課堂中未必運用得到。這說明各高校在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中普遍存在培訓內容過於籠統,難易程度不分明,難以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求的現象。在“教學內容”選項中,有55%的調查者選擇“多媒體課件製作”,30%的調查者選擇“多媒體設備操作”,10%的調查者選擇“語音室設備操作”,75%調查者選擇“網絡教學平台”。因此,培訓將首選“網絡教學平台”、“多媒體課件製作”作為教學內容,且根據調查統計結果將PowerPoint、Flash作為製作多媒體課件的培訓軟件。
3.培訓形式單一
目前各高校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的形式,以集中和單一麵授為主。由於各教職工的工作性質不同,出勤時間不統一,難以保證集中授課的高出勤率。事實上,各高校集中麵授的考勤率普遍低於60%。而單一麵授多是教師在使用中出現問題時再由現代教育中心管理人員進行指導,這種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受管理人員自身水平的局限。
4.培訓效果與評估機製不健全
高校對於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評估工作過於表麵化,簡單化。這種現象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1)這些高校對培訓效果進行測試的形式比較單一,僅僅局限於培訓中或培訓結束後的一個簡單考試,過後就不再進行意見反饋及跟蹤分析,導致培訓內容與實際教學應用的脫節。(2)對培訓結果缺乏係統的有效分析,導致好的經驗得不到推廣,存在的問題也得不到解決。(3)缺乏相應的激勵政策與機製,使得很多教師在培訓中抱著走過場、形式主義的態度,這也是高校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效果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