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精品課程資源應用缺乏互動交流,限製了資源的持續建設
統計數據表明,互動交流模塊的重要性得到85.84%的被調查者認同,許多互動平台由於長期缺乏維護更新而無人間津,在一些課程的互動交流區頁麵總是“總0頁第1頁共0條發言”,有的隻有幾條提問,且都是“0”回複;缺少了交流與互動不僅造成課程教師無法了解使用者的情況、意見等反饋信息,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獲得及時有效地交流,阻礙了知識的傳播過程,從而影響了學習效果。
三、加強精品課程共享資源建設與推廣應用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精品課程資源的應用推廣,建立資源利用的互動支持係統,保證課程資源建設的持續發展
(1)向各高校發布有關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公告和通知,對國家精品課程進行宣傳;
(2)為精品課程建設舉辦研討會、培訓班,促使一些人去學習和使用已有的國家精品課程,並為各類人員(包括教育行政人員、精品課程負責人、一般學科教師等)之間的交流提供機會;
(3)學校網站定時發布精品課程的最新動態,教師注重在教學中的應用,引導大學生充分利用精品課程資源。
(二)建立精品課程建設網站的內容呈現及結構的基本標準,提高精品課程資源的可用性
從課程內容、教學設計、界麵設計和技術4個維度出發,統一精品課網站的建設和信息發布的技術標,使課程結構模塊化,界麵設計簡潔、明了,便於使用者瀏覽和操作。各個精品課程網站進行不同類型瀏覽器、相同瀏覽器不同版本能夠兼容。在內容建設上使用通用的網絡語言,杜絕過多地依賴插件,對於占用帶寬較大的課程內容,比如視頻、音頻資源,應提供常見的適合不同帶寬的版本,便於不同訪問條件的訪問者對資源的成功獲取和利用,提高資源的可用性。
(三)建立完善的精品課程資源建設監測機製,完善後期管理,保證共享資源的優質性
完善的共享資源後期管理是提高精品課程共享資源服務質量的根本保障,其包括網站連通性和資源更新兩大內容。精品課程共享資源的後期管理不僅需要得到精品課程所在學校的進一步重視與支持,需要“國家精品課程”榮譽獲得者的進一步努力與投入,還需要教育主管部門通過健全現有的精品課程教學網站動態監測體係,從外部推動此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例如,對網站連通性檢查,因技術因素所占比重較高,實現起來相對簡單,可繼續采用現有的不定期檢查形式。但是,對於資源更新率的檢查,由於涉及具體的內容與細節,並且需要與曆史數據進行比對,所以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為此,可以考慮采用課程組自評和專家組抽評相結合的定期檢查形式,周期為半年或一年。建立相應的淘汰機製,允許退、替換、鼓勵更新,可以考慮規定一個評選周期,重新評估,評估的重點應該放在教學改革與研究、教學效果、教學應用、網站維護與更新等方麵,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對精品課程的評價因素,不合格者即被淘汰。
四、結束語
目前精品課程網絡資源已形成一定的資源規模優勢,為社會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課程資源,在大學生群體中獲得了一定的社會聲譽以及初步的教學效益,接下來就是要完善網絡資源建設,探索良好的共享應用機製,推動高校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優質開放教育資源。
項目來源:吉林省教育廳項目(項目編號:吉教合字2012第438號)。
作者簡介:
郝莉萍,女,碩士,副教授,現供職於吉林工商學院信息工程分院。
陳義輝,男,碩士,副教授,現供職於長春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