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當前數字化圖書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閱讀方式的變革是社會、經濟、文化、曆史、媒介等多方麵、多層次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不可逆轉的。變革既然已經到來,理性的選擇應當是正視其存在,積極的做出調整和應對。但由於當前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賴於傳統圖書館建設所積累的經驗,對大學生不斷變化的閱讀需求缺乏跟蹤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信息推送服務固步自封
“信息推送”是指依據一定的技術標準和約定,自動從信息資源中選擇特定的信息,並通過一定的方式有規律地將信息傳遞給用戶的一種技術。它要求圖書館根據讀者的特點,主動將個性化的信息推介給特定的讀者。當前,大多數數字化圖書館的信息推送服務仍局限於單純的網站公告或郵件通知的方式,對近年來在大學生中逐漸興起的手機閱讀和電子閱讀器閱讀應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信息推送服務缺乏深入調查和分析,基本忽視了該領域的信息推送服務。此外,許多圖書館所推送的數字化文獻不僅內容陳舊、缺乏可讀性,大多還與手機和電子閱讀器的文件格式不兼容,無法利用滿足大學生利用新興數字化載體進行閱讀的需求。
(二)導讀服務工作流於形式
對大學生閱讀中出現“泛讀化”和“娛樂化”的趨勢,應當辯證的來看待:既應看到大學生眼界廣闊、思維活躍的一麵,也要正視“淺閱讀”對思維能力的腐蝕。因此,圖書館應積極做好導讀服務工作,使大學生向著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方向發展。但目前許多數字化圖書館的導讀服務都流於形式,無法真正實現引導大學生閱讀方向的目標,主要表現在:導讀內容過於淺顯,缺乏深度,經典文獻缺位;信息資源導航工作混亂,網絡資源的搜集具有盲目性,大學生無法通過導讀服務找到感興趣的文獻資源;導讀方式刻板,缺乏靈活性和時代感,缺乏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導讀服務缺乏個性,沒有體現出高校圖書館應有的深刻和理性,無法引導大學生跳出閱讀“娛樂化”、“庸俗化”的窠臼。
(三)OPAC係統可操作性差
隨著大學生閱讀習慣和思維進程的改變,網絡搜索引擎在大學生閱讀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搜索引擎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大學生可獲得的信息資源的廣度和深度。但目前數字圖書館的OPAC係統可操作性較差,遠遠不能滿足大學生的信息需求。同穀歌、百度等商務搜索引擎相比,OPAC係統的界麵設計過於繁瑣、冗長,缺乏對重點信息的標注和強調,從而影響了大學生對高質量電子文獻資源的搜尋。
(四)虛擬谘詢服務嚴重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