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人心(二)(1 / 2)

關勝全軍覆沒兵敗青州的消息傳到濟南府之後,劉豫不禁仰天大笑三聲,一臉暢快道:“真是天助我也,張觷啊張觷,這次看你怎麼逃出我的手掌心!”說完之後,劉豫舉起自己的右手,狠狠一握,似乎要將張觷攥個粉碎。

劉豫將自己的一幫心腹召來,共同商議對付張觷的計謀,一時間眾人齊集於劉豫府上,無非都是些與他沾親帶故之人。

劉豫開門見山道:“我欲從關勝全軍覆沒這件事情做些文章,借機扳倒張觷,你們以為如何?”劉豫說完之後看向胞弟劉益,很明顯是想聽聽他的意見。

劉益與劉豫乃是嫡親兄弟,頗有機變之才,一向被劉豫視為自己的智囊。在劉豫的同族兄弟中,尚有劉觀、劉複、劉廣三人,劉觀、劉複俱是庸碌之輩,唯有劉廣最被劉豫看重,隻是劉廣對他的為人一向鄙薄,不肯與他交往。劉豫為了向劉廣示好,不惜央求族中長輩為其長子取名劉麟,以迎合劉廣之子劉麒,希望借此改善兩家的關係,劉廣得知個中情由後,對劉豫愈加嫌惡。劉豫自討沒趣,弄了個灰頭土臉,心中暗暗記恨劉廣,自此兩家交惡,十餘年不相往來。

劉益沉思片刻道:“大哥此計可行,關勝自負驍勇,濟南府將領唯他馬首是瞻,一向輕視我等,張觷倚之為膀臂。前些日子,關勝尚在,我們想要對付張觷,不免投鼠忌器,如今他兵敗青州,下落不明,張觷身邊隻剩下一個楊時,此人雖然有些智謀,但去了關勝,張觷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鉗製我們,眼下正是扳倒張觷的好機會。”

“大哥可速派人修書一封,將關勝兵敗一事全都推到張觷身上,朝中自有童大人促成此事,任那楊時智計百出也隻能徒呼奈何。張觷被罷免算是輕的了,說不定朝廷還要追究他的罪責。這樣一來,大哥就能順利接掌濟南府的軍政大權,說起來,這關勝可算是幫了我們一個大忙啊!”劉益說完,還不忘幸災樂禍一番。

劉豫一臉欣喜道:“既然益弟這麼說,那我就放心了,我現在就修書一封送往童大人府上。”

劉益一臉沉吟道:“如今朝廷局勢動蕩,童大人奉命征討方臘,不在朝廷,不知此事能否行得通?”

劉豫自信滿滿道:“兄弟不必擔心,關於朝廷中的事情,你就不如為兄了解地清楚了。童大人與蔡京明爭暗鬥了多時,一直是蔡京占著上風,蔡京樹大招風,不免引起朝中其他大臣的嫉恨。王黼、蔡攸等人急於上位,早就盼著蔡京下台,如今蔡京病重致仕,官家新任的宰相餘深依然是蔡京的人,可見皇上對蔡京的倚重。王黼等人沒有達到目的怎肯罷手,所以餘深自上任以來,做起事來處處受到掣肘,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童大人早已暗中與王黼、蔡攸等人達成協議,扳倒蔡京一黨之後就薦舉王黼擔任宰相,蔡攸領樞密院事。童大人雖然不在京城,但卻留下義子童師敏和心腹李宗振助他處理朝中事務,如今童大人奉命出征,聖眷正隆,皇上多有依賴他的地方,再加上王黼、蔡攸從旁協助,隻要我這封信到了童李兩位大人手裏,斷沒有不成之理。”

劉益祝賀道:“如此一來,大哥這濟南府知府的位子可是坐定了。”眾人也都跟在劉益後麵,向劉豫道賀。劉豫頓感有些飄飄然,仿佛自己已經當上了濟南府知府。

“伯父,依小侄看來,濟南府知府不做也罷!這個位子隻怕是個燙手的山芋。”就在眾人向劉豫道賀之時,突聽一道反對意見響起,給眾人當頭潑了一瓢冷水。

劉豫的興頭被人打斷,微感惱怒,向那人看了一眼,發現說話之人正是族弟劉觀之子劉夔。劉觀看到大哥麵現不豫之色,早在一旁嗬斥道:“你個毛頭小子知道什麼,還不給我住嘴!”

劉益聽了劉夔這番話,非但沒有生氣,反而不由得向他多看了幾眼,似乎是第一次認識這個侄子。劉益不理會劉觀的嗬斥,向劉豫道:“大哥,既然劉夔侄兒另有見解,何不請他說說。”劉豫一向尊重劉益的意見,臉色略為緩和了些,示意劉夔把話說清楚。

劉夔侃侃而談道:“諸位叔伯隻看到濟南府知府是個肥缺,卻不曾顧慮到如今濟南府的危機,因此才出言提醒。近一個月來,二龍山賊寇攻州占縣,其勢猖獗,根據傳來的戰報,京東東路除了濟南府外,其他州縣都已被賊人所占。關勝驍勇無比,深通戰法,更有宣讚的駐軍相助,尚且敗於青州城下,可見賊人之中必有高明之輩。依此情形看來,濟南府必定是他們的下一個攻擊目標,如今城內官兵隻有兩千,即使加上寇總管的兩千禁軍,也很難抵擋賊人大軍圍攻。伯父此時要謀濟南府知府的位子,隻怕是徒惹麻煩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