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人心(二)(2 / 2)

劉益看了劉觀一眼,欣慰道:“賢弟生了個好兒子啊!夔兒所言不錯,我怕擾了大家的雅興,本想事後找大哥私下商量此事,既然賢侄說出來了,我也就打開天窗說亮話了。濟南府自秦漢以來即為兵家必爭之地,官家對這個地方都極為重視,從城外駐紮的係將禁軍就能看出這一點。大哥索性向朝廷稟明京東路匪患劇烈,要求官家派遣大兵征討,同時也給張觷安上一個治下不嚴之罪,令他永遠翻不得身。”

劉夔疑惑道:“如今朝局動蕩,官家為了征討方臘、王慶、田虎,不惜與西夏議和,連西軍都動用了,哪裏還有兵力可派?”

劉益道:“這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此事我心中已有計較,成與不成還要試過才知道。今天的事情就先到這裏,諸位勿要向外泄露。”

劉益說完,連連向劉豫暗使眼色,劉豫會意,宣布散會。眾人紛紛起身離去,唯有劉夔依舊坐在那裏不動,劉益道:“賢侄,怎麼還在這裏?”

劉夔道:“叔父的話沒有說完,我怎麼能走呢?”

劉益低頭尋思片刻道:“也罷,讓你知道也無妨,此事或許還有借助你的地方。剛才你說朝廷已經無兵可派,此言差矣,我朝自太祖以來,一直奉行居中禦遠的軍事布局,汴京周邊有至少不下於三十萬的禁軍負責駐防,這部分禁軍也是為了應對最後的危機時才會動用。這一次方臘、王慶、田虎同時舉起反旗,皇上依舊沒有輕動這部分兵力,可見朝廷對汴京城防衛工作的重視程度。”

“即使我們如實上報二龍山的叛亂,皇上也不會動用駐防京畿的駐軍兵力,這樣一來,皇上如果想保住濟南府,就隻有京東西路的兵力可以用來動用了,京東西路的各州長官大多是蔡京的門生故舊,若是在賊人手上吃了大虧,蔡京的勢力也就大為削弱,想要東山再起就難了。”

劉豫道:“賢弟是想以濟南府為引,將蔡京在京東的勢力一舉拔除,送給童大人一份大禮。”

劉益道:“正是,如今蔡京不能用事,朝中眾臣蠢蠢欲動,誰不想趁機而發,從而為以後填補蔡京致仕留下的權力真空預先謀劃一個最好的局麵?我們若能做成這件大事,等到童大人控製了朝廷局麵,大哥還愁沒有高官富貴?”

劉夔皺眉不解道:“這件事與我又有什麼關係呢?”

劉益解釋道:“遍觀我劉家諸弟子,在統兵禦敵方麵,也唯有你與麟兒可堪大用,若是當時劉廣肯為我們所用……”

劉豫打斷他道:“休提劉廣這廝,終我一生,都不想再見到此人。”說完,劉豫氣呼呼地坐在一旁,陰沉著臉一言不發。

劉益對劉夔接著說道:“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做好接收濟南府守軍的準備,一旦罷免張觷的詔旨下達,你與麟兒要盡快掌握住濟南府的守軍,所幸關勝不在,守軍群龍無首之下,接收工作應該沒有什麼困難。城外寇見喜的那支兩千人的禁軍對於我們來說,可是不小的助力。寇見喜是太尉高俅的人,高俅此人一向圓滑,在朝中一直保持中立,對於童大人和蔡京的明爭暗鬥素來不參與,但他與官家的關係極為親密,官家對他寵信有加,就連童大人和蔡京都要讓他幾分,我們要盡量與他處好關係,爭取他的援助。”

劉夔沉吟道:“小侄以前從未領過兵,隻怕處置失當,耽誤了伯父的事情。”

劉益道:“無妨,沒有人是生下來就能帶兵的,你與麟兒弓馬嫻熟,足堪此任。我府上有一人,名喚京超,曾經做過西軍將官,因違反軍紀被趕出軍隊,後來病倒在客棧無錢醫治,奄奄待斃。恰好我與他同宿一客棧,見他是個壯士,就出錢為他請了大夫。他病好之後,感激我的救命之恩,就跟在我手下做事,我可以讓他協助你們。”

劉夔道:“如此甚好,若能有此人相助,侄兒定不辜負伯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