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欣然道:“我本還在為此事憂慮,哥哥既然與那花榮有舊,這事就好辦了,小弟聽聞劉高那廝嫉賢妒能,心地褊狹,與花榮一向不和,如今正可利用此事大做文章,待得小弟略施小計,不愁那花榮不上山。”
宋江連忙向朱武問計,朱武說出一番話來,隻聽得眾人心服口服。既然計議已定,宋江開始安排一應事宜。先著楊誌、武鬆、魯智深、史進四位頭領帶領五百人馬前去救援清風山,然後讓李俊等人與眾軍士中挑選出懂得水性的人進行訓練,以便為將來組建水軍打下基礎,侯健負責設計縫製戰袍旗幟一事,薛永從旁協助,留下陳達、楊春二人看守山寨,自己同朱武帶領一百軍士跟在楊誌等人身後向清風山而去,要賺花榮,怎能少得了他這個當事人。
且說楊誌四人一路急行軍,到了第二天下午時分,終於趕到了清風山腳下。楊誌等人遠遠地看到一彪人馬紮在山下,正對清風山立下一座營寨,將清風山下山的道路給堵上了。到得山前,隻聽得山前有人罵道:“燕順、鄭天壽兩個縮頭烏龜,快快出來受死。”
此人話音剛落,就聽山上有人回道:“黃信小兒你不用在這裏胡吹大氣,我們躲在山上可不是怕了你,若不是有花榮那廝在背地裏用暗箭偷襲,我們非把你卵蛋打爆不可。”
黃信聽得此話,登時大怒道:“鼠輩敢爾,這次你黃爺爺率領天兵到此,別說是你們這兩個小小的毛賊,就是那二龍山的宋江、楊誌,我也一並拿到州裏去。”
楊誌等人聽那黃信言語囂張狂妄,頓時大怒,四人手段高明,怕過誰來,想不到今日被人小瞧,哪裏咽得下這口氣?立即帶領眾軍上前,楊誌大喝一聲道:“無知小兒黃信前來受死,你家楊誌爺爺在此,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能耐,敢說這番大話。”
黃信正罵得高興,不曾想身後來了一彪人馬,並聲稱自己是楊誌,向他發出挑戰。黃信不怒反喜,隻因連日來圍攻清風山,燕順和鄭天壽一直龜縮不出,這對於急於立功的黃信來說是難以忍受的,這才不顧身份到兩軍陣前罵陣,沒曾想還真有人敢來應戰,並且此人還是二龍山的頭領楊誌。楊誌的知名度那可比燕順、鄭天壽高得多了,若是能將他擒了,才能顯出自己的手段,想到這裏,黃信擎著一口喪門劍,來到兩軍陣前,一臉狂妄地道:“我正要去二龍山找你,你卻不請自來,今日正好將你等一並擒了,也省的我跑來跑去。”邊說邊催胯下戰馬向著楊誌衝了過來。
楊誌罵道:“好個不知死活的東西。”一擺手中的鋼刀迎上了黃信的喪門劍。這黃信也確實是個有個性的人,在馬上使一口喪門劍,俗話說得好:“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尤其是馬上爭鋒,武將大多使用長柄武器,很少有人使用這種不利於馬上作戰的劍類武器,楊誌使的則是一口樸刀。
兩人戰到三十回合,不分勝敗,楊誌心中思忖:沒想到這廝倒有些本事,一手劍法倒是頗見功力,無怪乎敢用這種短柄武器。兩人翻翻滾滾又鬥了十餘回合,黃信武藝到底不如楊誌,漸呈不支之狀,心中暗暗叫苦,都說那二龍山的三位頭領武藝高強,傳言果然不假,今日一戰,折盡了威風,我這鎮三山的名號今後卻是沒臉再叫了。高手爭鬥,豈容分心,更何況黃信本就抵楊誌不過,楊誌抓住一個破綻,一刀向黃信頭上斫去,黃信隻來得及略側了側,頓時砍在了臂膀上,幸有甲胄幫他擋住了楊誌一刀,隻是傷著了皮肉。這一來,黃信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他若略微閃得慢些,難免有殺身之禍。
黃信不敢再逞能,奮力架開楊誌手中刀,調轉馬頭就向本陣而回,楊誌當然不肯放過這個機會,放馬趕了下去。武鬆看到楊誌追著黃信去了,記起宋江提過的花榮有百步穿楊之能,心中登時大急,生怕楊誌遭了他的毒手,趕緊向他喊道:“楊兄弟,放他去吧,不要中了對方的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