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冒險,放手一搏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諺語:“勇敢裏麵有天才、勇氣和魔法。”“勇氣喜歡跟利益聯姻。”確實是這樣,利潤越高風險越大,不敢冒風險的人必將一事無成。大凡成功者,都有某種程度的冒險精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他們把握機會的最佳寫照。
“高風險,意味著高回報。”許多成功的商人甚至把冒險當作致富的必要條件。生意人沒有足夠的冒險精神是不行的。隻有敢於冒險的人,才會贏得輝煌的人生。猶太人憑著過人的膽識,抱著樂觀從容的風險意識,知難而進,逆流而上,贏得了巨大的成功。這種身臨逆境、勇於冒險的進取精神是成就“世界第一商人”的重要因素,也是你的必修課之一。隻要值得,就要去冒險俗話說,沒有大風險,就沒有大收獲。猶太商人的血液裏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理念,那就是“隻要值得,就要去冒險”。這種在風險中淘金的做法,是猶太商人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在猶太人眼裏,金錢不是經商的關鍵因素,眼光是第一位的,金錢是第二位的。有了眼光和敢於冒險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猶太人在很小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就教育他們要有冒險精神。隻有有了甘願冒險的精神,才能有更大的勇氣麵對將來的一切困難。大凡成功的企業家都是戰略家,他們都有冒險精神,隻要認準一個目標,就會鍥而不舍地幹下去,直到成功為止。
1859年,自從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州泰特斯維爾出現了第一口油井時,洛克菲勒這位精明的青年商人就從當時的石油熱潮中看到了這項風險事業的前景是有利可圖的。他在與合夥人爭購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的股權中表現出了非凡的冒險精神。
拍賣是從500美元開始的。洛克菲勒每次都比對手出價高。當標價達到5萬美元時,雙方都知道,價錢已經遠遠超出石油公司的實際價值。但是洛克菲勒卻滿懷信心,決意要買下這家公司。因此,當對方最後出價72萬美元時,洛克菲勒毫不遲疑地出價725萬美元,終於戰勝了對手。
憑借敢於冒險的精神,洛克菲勒26歲時,他所經營的標準石油公司已經控製了美國出售全部煉製石油的90%。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冒險行動。
19世紀80年代,利馬發現了一個大油田,因為含碳量高,人們稱它為“酸油”。當時沒有一個人能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來提煉它,因此隻賣一角五分錢一桶。洛克菲勒預見到這種石油總有一天能找到一種方法提煉,堅信它的潛在價值是巨大的,所以執意要買下這個油田。當時他的這個建議遭到董事會中多數人的堅決反對。所以,他隻得說:“我將冒個人風險,自己拿出錢去投資這一產品。如果必要,拿出200萬、300萬。”洛克菲勒的堅持終於迫使董事們同意了他的決策。結果,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洛克菲勒就找到了煉製這種酸油的方法,油價由一角五分漲到了一元。此外,標準石油公司還在利馬建造了全世界最大的煉油廠,贏利猛增到幾億美元。最後,董事會的成員們不得不承認,洛克菲勒比他們所有的人都看得遠,比他們所有的人都更有冒險意識。
猶太商人曆來就是喜歡冒險的人,那些在常人看來一定會失敗的事情,他們卻往往能創造奇跡,從冒險中獲得利潤,也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猶太商人不喜歡幹坐著等“驅逐令”之類的厄運到來,也不喜歡毫無準備地使自己措手不及。他們善於主動出擊,喜歡憑借勇氣做出改變自己命運的舉動。隻要值得,他們就敢去冒險。
當你為自己賺不到錢而苦惱時,你其實最需要的是反問自己:為什麼會缺乏不斷前行的勇氣,為什麼會讓懦弱帶走原本屬於自己的財富?正是由於自己所缺乏的勇氣,讓你不敢冒巨大的風險,去為自己開創出別人所沒有的局麵。
看看過去那些成功的財富人物,他們正是頂著世人不信任的目光,正是在眾人的壓迫鄙視下開創了世界上的一個又一個奇跡,產生了世界上一個又一個的商界奇才。而他們最後所獲取的成功,誰能否認勇氣所起的作用呢?如果他們沒有冒險的勇氣,必然會安於現狀,也不會冒著那麼大的風險去為自己的事業、社會的發展開創出一片新的天地。因此,如果你覺得一件事情值得去做,那就鼓起勇氣去做吧,風險肯定會有,但你獲得的財富必將更多。
小魚也敢吃大魚我們隻聽說過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例子,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小魚吃大魚。這裏的小魚吃大魚體現了一種冒險精神,用來形容一個小公司敢於和一個大公司來爭奪權利,或者一個小公司利用自己的優勢占了大公司的便宜。
在市場競爭中,猶太人的一切投資決策思維,都是受“利”驅使的。在相互爭“利”的商場,使生意人真正獲利的關鍵在於正確的決策。因此,這就要求生意人必須具備相應的素質。比如,商人要知彼知己,及時掌握市場的動向、消費者的需求;準確判斷競爭對手,知其力,料其行,先發製人,搶先占領市場等。
著名的猶太商人羅恩斯坦就是利用自己的頭腦,在沒有花一分錢的基礎上,成功地設立了斯瓦羅斯基公司的“代銷公司”,輕鬆自在地賺取銷售額10%的利潤。下麵是羅恩斯坦的一段故事,也許可以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斯瓦羅斯基的大公司實力雄厚,達尼爾·斯瓦羅斯基家的祖先世世代代都生產玻璃製假鑽石的服飾用品。精明的羅恩斯坦一開始就看準了這家公司,但是一直沒有機會,他就隻好靜靜地耐心等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斯瓦羅斯基公司曾奉德國納粹黨的命令,製造軍用的望遠鏡等軍需品。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斯瓦羅斯基公司將被法軍接收。當時是美國人的羅恩斯坦,知悉上情後,立即與達尼爾·斯瓦羅斯基家交涉:“我可以和法軍交涉,不許他們接收你的公司。不過條件是交涉成功後,請將貴公司的代銷權讓給我,收取款項10%的好處,直到我死為止,不知閣下意見如何?”羅恩斯坦身無分文,卻提出了這樣大膽的要求,在旁人眼裏,這個要求簡直就是不可能的。斯瓦羅斯基對於猶太人如此精明的條件感到反感,大發雷霆。但是經過冷靜考慮後,隻好委曲求全,接受了羅恩斯坦提出的條件,以保住公司的大利益。
在法國軍方,羅恩斯坦也不示弱。他充分利用美國是個強國的威力,震住了法軍。在斯瓦羅斯基接受他的條件後,他馬上前往法軍司令部,鄭重提出申請:“我是美國人羅恩斯坦,從今天起斯瓦羅斯基公司已變成我的財產,請法軍不要予以接收。”法軍啞然,因為羅恩斯坦已經是斯瓦羅斯基公司的主人,因此公司的財產也屬於美國人。接收美國人的公司是毫無正當理由的。法軍無奈之下,不得不接受羅恩斯坦的申請,放棄了接收斯瓦羅斯基公司的念頭。
羅恩斯坦憑借他的膽識,在未花一分錢的情況下,就設立了斯瓦羅斯基公司的“代銷公司”,輕鬆自在地賺取銷售額10%的利潤。這在外人看來,是異想天開。但是他卻做到了,這不得不讓人驚訝。羅恩斯坦的致富,說明了小魚也可以吃大魚,隻要你有敏銳的眼光和過人的膽量。
的確,猶太商人很長時期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進行風險管理,也就是說他們的生存本身需要有很強的“風險管理”意識。在每次“山雨欲來風滿樓”時,他們都要準確把握“山雨”到底會不會來,來了到底會有多大,以提前做好準備。這種事關生存的大技巧一旦形成,用到生意場上去就遊刃有餘了。猶太商人靠準確地投這種“風險”之機而得以發跡。
猶太商人投資的策略就是不畏強手,小魚敢吃大魚。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能出奇製勝,大獲收益。薩奇廣告公司雖然白手起家,但公司一開始就放眼國際市場,人們順著薩奇公司大肆兼並同行的軌跡,就可以看出薩奇公司“小魚吃大魚”的謀略。
1976年,薩奇兄弟一鳴驚人,居然買下了康普頓廣告股份公司英國分公司的絕大部分股票。康普頓廣告股份公司英國分公司在倫敦注冊,論規模是薩奇公司的兩倍,小魚吃掉了大魚。薩奇兄弟在兼並同行對手方麵顯示了強大的能力。於是,薩奇兄弟得以在倫敦股市登記注冊,進入了股票市場,通過控製股權的形式掌握了較多的子公司,為公司日後的多樣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兼並康普頓的英國分公司後,薩奇兄弟又毫不留情地一口吃掉了英國的好幾個廣告公司,為以後的發展繼續創造著機會。1979年,公司以560萬英鎊的價格購買了加洛特控股公司,此舉使公司在倫敦站穩了腳跟,成為英國最大的廣告業集團。驅使薩奇兄弟建立大型公司的動機並不僅僅來自於他們對金錢和權力的渴求,還在於他們想建立一個世界規模的廣告公司。
1982年,薩奇公司又出資5500萬美元將當時世界第十大廣告公司——紐約康普頓公司納入了自己的控製範圍,取得了該公司在30多個國家的經營權,實現了廣告史上最大的一次合並。薩奇公司此舉不僅首次打進了美國廣告界,而且為在全球擴張業務奠定了基礎。對於這家已有75年曆史、資金雄厚、但發展遲緩的康普頓廣告公司,薩奇公司從倫敦派了一個新的總經理,期望恢複其在市場上的聲譽。兩年後,這家公司的利潤率從7%提高到了10%。為了穩固在美國打下的基礎,薩奇公司次年又以1750萬美元買下了兩家中等規模的廣告公司,獲得了一大批善於創新的廣告專業人才。同年12月,薩奇公司出售了3100萬美元新發行的美國儲備股票。1986年,薩奇公司的股票上漲了18倍。之後,薩奇公司又花了幾個億的投資兼並了幾家各行業的公司,為公司儲備了大量的管理谘詢調研人才、公關人才以及銷售人才,使公司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廣告公司。
薩奇公司之所以迅速發跡是兩兄弟不畏強手,同心協作的結果。回過頭去看,猶太商人“小魚敢吃大魚”的投資策略是非常有效的,它能給一個公司帶來生機。
在現代社會中,不管你是不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都要麵臨著決策的問題,每一次決策都是一次風險與機會的抉擇。有時候,麵對強大的對手和壓力時,須知小魚吃大魚不是不可能的,隻是這種大膽的決策要冒風險。因此,我們在大膽果斷的行動背後必須要有深謀遠慮,要有細心的籌劃和安排。隻有智勇相結合,因利而動,才能獲取更多利益。
成功往往在於“驚險的一跳”《塔木德》裏曾說過:“當機會來臨時,不敢冒險的人,永遠都是平庸之輩。”確實,在機會麵前縮手縮腳的人必然會錯失良機,自然永遠都是平庸之輩了。
猶太商人不是像一般人那樣做生意,而是在“風險投資”,在一次又一次驚險而精彩的跳躍中,到達財富的巔峰。時代的進步,使得猶太人的這種風險觀念愈發光輝奪目。大膽地在風險中淘金的做法,是猶太商人非常令人佩服的一種掙錢術。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很多創業者在創業的道路上,都有過“驚險一跳”。就如同鯉魚跳龍門一樣,這一跳成功了,他就功成名就了。當然,如果沒有成功,自然也會給自身帶來極大的財產損失。因此,很多人都會逃避這充滿驚險的“一跳”,它也就成為成功者與平庸者的分水嶺。
其實,風險並不可怕。因為隻有那些敢於冒險的人,才有可能贏得人生的輝煌。特別是在經商成為猶太人的傳統之後,他們更是將抵抗風險能力看成是最基本的素質。這種冒險精神,在猶太人約瑟夫·摩根的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約瑟夫生活在哈特福,經營一家小咖啡店,同時兼營一些旅行用的籃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苦心經營,約瑟夫手中的錢逐漸地多了起來。後來,他又用這些錢投資興建了一座很氣派的大旅館,開始兼做旅館住宿的生意。
1835年,約瑟夫又在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進行了投資。雖然名為投資,實際上並不需要投入現金,隻要出資者用自己的信用作為資本。隻要在這家小型保險公司的股東名冊上簽上自己的姓名後,就能定期收取投保者繳納的手續費。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隻要不發生火災,這算得上是一樁穩賺不賠的買賣。
然而事與願違的是,就在約瑟夫投資後不久,紐約竟然發生了一場罕見的大火災。這樣,所有的投資者都必須付出大量的資金來為他們的保戶們理賠。這一天,幾乎所有的投資者全部都聚集在約瑟夫的旅館裏,一個個麵色蒼白,急得簡直就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這樣大型的突發事件讓投資者們變得驚慌失措,甚至要自動放棄自己的股份。
但是,約瑟夫沒有那麼做。不僅如此,他反而計劃著將這些人的股份統統買下來。因為在約瑟夫看來,這可能是一個大賺特賺的好機會。如果真的能賭贏這場賭博,他就可以一下子鹹魚翻身了。
當時的約瑟夫手中根本就沒有那麼多錢,就算是搭上旅館也不夠買下那些股票。就在他為難之時,幸好他的一個朋友願意和他一起冒這個險。於是,兩人湊了10萬美元,然後派代理人去紐約處理賠償事項。
當代理人從紐約回來時,不僅順利地完成了理賠工作,同時也帶回了大筆的現款。這些現款是那些新投保的客戶以比原先高一倍的價格出資的手續費。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由於為保戶們及時理賠,伊特納火災保險在紐約聲名鵲起,大家都覺得它是一個非常可靠的保險公司,於是紛紛向它投保。這次火災後,約瑟夫淨賺了20萬美元!
從上麵的例子可以看出,無論做什麼生意都是有風險的。但是,即使它存在著很大的風險,隻要能夠看到其中蘊涵的巨大收益,還是可以賺大錢的。當然了,在這中間,你必須要善於觀察和分析市場的行情,才能夠真正地把握住良機。
機會往往轉瞬即逝,它是不會待在那裏等你的,如果你被風險蒙蔽了眼睛而猶豫不決,那麼,你就很可能失去抓住賺錢的機會。人生中應該避免的最大風險,那就是什麼都不做的風險。所以,千萬不要害怕風險。有這樣一句話:弱者等待機會,強者則創造機會。無論你即將麵對多大的風險,隻要能夠看到其中可能蘊涵的收益,它就值得你去試一試。看準方向之後就要放手大膽地去幹。唯有如此,你的夢想才能最終變成現實。做別人不敢做的生意《塔木德》說:“聰明的人不會特意到大路上去拾金子。”善於動腦的猶太人知道,想要賺錢是需要動些腦筋的,隻有目光敏銳,見人之所未見,才能把握更多的機會,賺取更多的金錢。
現在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如果我們處處都跟著別人的腳步走,等人家做成功了,我們再去做,這樣就沒有利潤了。做生意,就是要有膽有識,能有膽量做旁人不敢做的生意。
著名的猶太商人摩根就是這樣一個敢於作出驚人投資決策的人。有人開玩笑地說:“隻要摩根開始了自己的工作,就相當於印鈔機在飛速地運轉,因為他的腦子中的投資概念已經完全成熟了。”
摩根少年時代開始遊曆北美西北部和歐洲,並在德國哥西根大學接受教育。從哥西根大學畢業後,摩根來到鄧肯商行任職。摩根特有的素質與生活的磨煉,使他在鄧肯商行幹得相當出色。但他的過人的膽識與冒險精神,卻經常害得總裁鄧肯心驚肉跳。
在一次采購途中,摩根碰到了第一次發財的機會。采購完畢後,摩根閑逛,來到了碼頭。突然間,一個陌生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問道:“小夥子,想買咖啡嗎?”那人搶先進行自我介紹,說是往來美國和巴西的貨船船長,受托到巴西的咖啡商那裏運來一船咖啡。不料,美國的買主已經破產。他自己也沒有這方麵的經驗,所以希望能夠賠本出賣,如果誰給現金,就可以以半價出售,這樣就不用自己推銷了。
如果這批咖啡是真的,那的確有利可圖。如果艙內的咖啡與樣品不同,那就會損失慘重,以前也發生過船員欺騙買主的事。摩根的大腦飛速旋轉著。他帶著咖啡樣品到所有與鄧肯商行有聯係的客戶那裏推銷。很多經驗豐富的職員都勸他要謹慎行事,理由是價錢雖然讓人心動,但是對貨物還是要小心。此時摩根已下定決心,也不去進一步調查,就以鄧肯商行的名義買下了全船咖啡,並發電報給紐約的鄧肯商行說,自己已買到一船廉價的咖啡。很快鄧肯商行回電嚴加指責,不許擅自用公司名義做生意,立即取消這筆交易。氣憤的摩根沒有撤回交易,他決定自己幹。摩根電告父親,用借來的錢償還了挪用鄧肯商行的錢。幸運的是,這批貨剛到手,巴西咖啡就因受寒而減產,咖啡價格一下子漲了3倍。摩根及時拋售咖啡,結果賺了一大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