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揭秘辦公室“隱婚族”(2 / 2)

小雅結婚一年半了,因為工作的原因,一直沒有擺酒席。除了最親密的朋友,一般同事和泛泛之交都不知道。問及原因,她淡淡地說,結婚是自己的事情,沒必要張揚。

隱婚心態之四:不想犧牲異性緣

調查中,26.4%的人認為隱婚是為了異性緣,與異性保持曖昧關係或留有豔遇的餘地。

網友紀菲菲說,自己同居了半年的男朋友,一直很好很幸福,都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了,卻突然發現他已經結婚,甚至孩子都三歲了。一年多的感情,一起住了半年,還為他打過胎,哪能說分就分。剛剛還擁有的美好愛情轉瞬消逝,還落了個勾引別人老公的壞名聲。

嚴酷的現實麵前,紀菲菲說,恨也不是,悔也不是。

以下情形都可能是隱婚的征兆

1.口頭禪是“我一個人……”雖然年齡已經是接近或超過30歲的成熟男女,盡管經常結交異性朋友,最終卻仍然表現得“獨來獨往”。

2.相談甚歡時,你突然提出“聽說你愛人長得很不錯?”的問題,他會馬上不快地問:“你聽誰說的?”

3. 很少在辦公室裏打肉麻的親熱電話,在大家聊天談到婚姻問題和情感歸屬時,隨即若無其事地保持沉默。

4. 偶然你會發現他的無名指上有一道白印,問其原因,多半笑而不答。

5. 下班後,一群單身男女在外麵玩樂時,他的電話一定會在晚上八九點鍾之後響起。

6、 接手機時你會發現他或是神情緊張,支支吾吾:“好好,知道了”,“嗯嗯嗯,拜拜”,“快了,等一下再說”,明顯是想早點把對方擺脫掉;或是至少有一次,跑到外麵接手機;或是手機短信響個不停,手機狂響,他卻裝作沒聽見,你提醒,他卻說:“打錯了,別管它。”

7. 一直宣稱是個快樂的單身貴族,愛瘋愛鬧愛玩愛笑,可是每到節假日,他的行蹤就變得神秘,難以聯絡。

8. 他熱衷於單獨出席社交聚會、積極結識異性,而如果請柬上要求攜女伴參加時,他往往不會出現。

9. 朋友間玩手相遊戲,如果你開玩笑說:“你的手相顯示在30歲前就會結婚,或者可以談婚論嫁,你怎麼現在還是一個人呢?”他神情有些尷尬,然後把手抽回來,迫不及待轉移話題。

10. 一貫保持單身形象的他身邊突然出現一個貌似不速之客的異性,如果別人示意介紹一下,他表情會很不自然。

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說:“被真相傷害,總比被謊言安慰要好”。這句話可用來指導迷途中的隱婚族。

婚戀專家徐安琪擔憂:隱婚隻是都市人的一種心理傾向,與他們對婚姻的恐慌並沒有必然的聯係。但不斷激增的離婚率、脆弱不穩定的婚姻關係,增加了人們對於婚姻生活的不確定性,勢必會造成一定的負麵影響。隱婚是種危險遊戲,長期“不在婚姻狀態”的心理暗示會減弱家庭責任感,可能引發婚姻危機。

著名評論家葉傳龍曾撰文稱“隱婚是一顆美麗的定時炸彈”。他認為,“隱婚”不是未婚,更不該成為一種常態,職場男女一定要分清場合,講究策略,把握分寸,理性待之。比如,在應聘時,應盡量本著誠信的態度,相信自己的實力,如實填寫婚姻狀況;在工作中,可以根據需要靈活應對;在與人交往中,則要兼顧婚姻的法律責任和家庭的社會責任,否則,衍生出重婚事件,受到法律追究,玷汙了自己的人格品行,就有些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