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婚是已經履行了結婚的法定手續,卻並不對外宣稱自己已婚身份。據調查,“隱婚族”年齡大多集中在25歲至35歲之間,其中以女性居多。某網站日前推出《2009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數據表明,六成單身男女在確實必要的情況下,能夠接受隱婚。可見,“隱婚族”的隊伍可能隨著職場壓力的加劇日益壯大。
根據調查數據,有六成的單身人士在對方提出隱婚的情況下,會考慮接受隱婚,其中女性接受的比例明顯低於男性(女性50.4%,男性65.5%)。
張紅與老公2004年認識,2008年結婚。婚後半年老公曾有過一次出軌,當時張紅原諒了他。現在已有6個月身孕的張紅不久前發現老公竟然是個隱婚族。
她說:“他在網上從不承認自己是已婚人士,從不承認我和肚子裏的孩子,有次我在他空間裏留言說他要做爸爸了,可他卻和我吵了一架,說我不相信他,說最討厭我這樣,還把那條留言給刪了。看他空間裏的文章,讓人感覺他曾被感情傷害過,而且很深很深,是個癡情、寂寞、多情的男子。他今年都31歲了,到秋天就要做爸爸了,我想不明白他隱婚到底是為了什麼?”張紅還說,現實生活中老公對她也很好,所以,對於老公的行為她更迷惑、不知所措。
吳女士通過熱線電話傾訴說:我和他結婚4年了,有了一個女兒。到現在他的朋友我都不認識,他從不帶我出去,也不會帶朋友回家,關於他的私生活我一點都不清楚,他做事都是瞞著我,他和別的女孩子聯係都不讓我知道,理由是怕我不高興。他也從不和我溝通……
大部分人認為隱婚是為了事業,是善意的職場謊言。他們擔心因為已婚身份被領導歧視,怕被同事冷落,而單身能夠贏得更多應酬客戶的便利和就業機會。
隱婚心態之一:怕老板歧視
職場有潛在的競爭法則,人們一旦貼上婚姻的標簽,競爭力往往大打折扣,所以一些已婚人士選擇了“隱婚”。對於已婚暫無子女或新婚不久的女員工,老板都會有擔心,因為接下來她懷孕、生孩子、帶孩子等一係列問題都會影響到工作。而且,有些老板會認為,已婚的人容易封閉自己而不再追求進步,在工作上也不再表現得積極主動。因此,企業常將需要熱情和活力的工作安排給負擔相對較輕的單身員工。
隱婚心態之二:怕同事冷落
在同事眼裏,已婚有家的人總是與一堆家務、一堆責任綁在一起,所以一般出去玩、逛街、郊遊都會自然將這些已婚人士排除在外。
今年28歲的田女士婚後就遭遇過這樣的情況。她在一家報社工作,單位同事大多是單身。婚前,她每每參加小聚會總是玩到很晚,盡興而歸。婚後,每次和同事一起吃飯,還沒吃完,老公就打電話不是提醒她少喝酒,就是囑咐她早點回家,大家覺得有點掃興。久而久之,公司的一些應酬和聚會自然而然將她排斥在外。田女士和某些客戶、同事之間的距離眼看著一天天疏遠,她工作中的快樂越來越少。
直到後來重新找了一家廣告公司,田女士和老公約好,為了工作,暫時不透露自己是已婚人士,一些必要的應酬該參加就參加。
隱婚心態之三:結婚是隱私,沒必要公開
33%單身男女認為結婚屬於個人隱私,沒必要公開。其實,婚姻關係的締結本身就是一個社會行為,婚姻生活的細節是隱私,但結婚證本身有什麼隱私度可言呢?也有一些朋友告訴記者,不是刻意隱瞞結婚的事實,隻是不願主動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