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一輩革命家的“約法三章”(1 / 2)

老一輩革命家的“約法三章”

領導與管理·領袖風範

作者:俞榮新

毛澤東:堅決不搞特殊化

抗戰時期在延安,毛澤東謝絕別人為他祝壽並提出“三條理由”:一是戰爭時期,許多同誌為革命的勝利流血犧牲,應該紀念的是他們,為一個人“祝壽”太不合情理;二是部隊和機關的同誌沒有糧食吃,搞慶祝活動會造成浪費,脫離群眾;三是自己才50多歲,大有活頭,更用不著“祝壽”。

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家鄉的親戚朋友紛紛給他寫信,要求推薦或安排工作。毛澤東對此原則分明,他語重心長地給親友們回信說:“我們共產黨的章法,決不能搞裙帶關係,一個人當了官,沾親帶故的人都可以升官發財,如果那樣下去,就會脫離群眾。現在全國剛解放,人民剛取得政權,我對你們‘約法三章’:一不要來京看我,二不要來京找我安排工作,三不要借我的名義找地方政府安排工作。”

毛澤東對待他的親友、故舊一直堅持“三條原則”:戀親但不為親屬徇私情,念舊但不為故舊謀私利,濟親但不為親戚撐腰。他還親自定下了處理親友托他找工作的“四不約法”:“凡是要求我給安排工作的親友一律謝絕,我這裏不介紹,不推薦,不說話,不寫信。”

毛澤東對自己的秘書也同樣預先言明“約法三章”。1974年10月,毛澤東回到湖南,他給機要秘書張玉鳳“約法三章”。毛澤東說:“其實,做我的秘書也難,也不難。不難的是,我不需要你們這些人寫東西,隻管收收發發;難的是要守紀律。你做秘書,可以看中央給我的文件,而汪東興、張耀祠他們不能看,包括我的家人江青、李訥、毛遠新他們,我不讓看,他們也不能看。”這就是“約法”之一:要守紀律。

毛澤東接著說:“還有,你不要以為當了我的秘書,就可以指揮一切了。過去,我身邊有個衛士,我讓他給總理打個電話,他打電話時可神氣了,我看了就不舒服。”這就是“約法”之二: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毛澤東講到第三點:“還有,做秘書工作要謙虛謹慎,要多學習。每天除了收發文件,還要看材料,特別要看那兩大本(指新華社《參考資料》和《參考消息》)。通過這個窗口,了解世界上發生的事,堅持下去,就能看出問題了。”這是“約法”之三。

劉少奇:注重言傳身教

劉少奇總是同身邊的工作人員“約法三章”:不請客,不迎送,不準向地方提任何要求和接受任何禮物。

1956年3月,劉振德調到劉少奇辦公室當秘書。到任那天,劉少奇就找他談話,與他“約法三章”。劉少奇說:“到我這裏工作,第一,要如實地向我反映情況,要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凡是經過我辦的、要請示我的事情,你們不要自作主張;對外要如實地傳達我的意見、我的話;不要以我的名義幹其他個人的、別的事情。第二,你過去長期做機要工作,保守機密這一點你是懂得的。在這裏工作,有些事知道得早一點、多一點,不能搞小道消息,對誰也一樣,包括我的孩子,都一樣。”在談到“孩子”兩個字時,劉少奇還特別加重了語氣。

劉少奇接著說:“第三,對外聯係,傳達我的意見,或人家打電話來,要注意態度和藹、謙虛、禮貌,不能盛氣淩人。要埋頭苦幹,夾著尾巴做人。處理問題要及時,要緊張而有秩序地工作,輕重緩急要安排好。”

劉少奇的“約法三章”全麵而細致,甚至連接電話的語氣都包括在內,可見劉少奇對身邊工作人員要求之嚴格。

1959年初,劉少奇因繁重的工作累倒了,毛澤東要他到海南休養一段時間。在這段難得的休息時光裏,劉少奇並沒有休息,而是組成了一個學習小組,集中精力學習蘇聯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

這個學習小組,有薛暮橋、王學文兩位學者,以及一些在劉少奇身邊工作的同誌。學習之前,劉少奇給大家“約法三章”:一是大家都是學員,不分上下級,一律平等;二是采用座談方式,人人都要踴躍發言,各抒己見;三是既要學習理論,又要聯係實際。

這樣,一個由黨和國家領導人、經濟學家、秘書、警衛員、護士組成的學習小組,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和交流,這充分體現了劉少奇謙虛謹慎、不恥下問、虛懷若穀的博大胸懷和在知識麵前一律平等的學習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