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走頸椎上的“啄木鳥”
雅生活
作者:江玲
2014年4月23日,銀監會非銀部主任李建華因心梗發作辭世,據醫師鑒定,李主任表麵看是心梗,而實際上是頸椎病所致。而頸椎問題基本上每個人都有,可謂“十人九頸椎”。這個年僅49歲,年輕帥氣且口碑很好的“潛力股”的突然離世,在令人扼腕歎息的同時,也為很多朋友打了預防針,對於頸椎問題一定不能忽視,盡早趕走頸椎上的“啄木鳥”,避免釀成不可挽回的禍患!
不能輕視的頸椎病
大力度關注頸椎問題,是因為頸椎問題的危害很廣泛,而不僅僅是在頸椎方麵,它還會引發很多其他問題,比如:
1,亞健康、早衰、情緒不穩、嚴重影響生活工作質量;
2,隱襲發作,早中期易被忽視,晚期有致癱危險。
3,是引起血壓不穩、心腦血管病及慢性五官科疾病的重要原因;
4,引起頭痛、眩暈、耳鳴、視物模糊、記憶力差、反應遲鈍等;
5,引起心慌、胸悶、氣短、呃逆、心率失常、房顫等;
6,90%以上有更年期綜合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各種症狀;
7,引起慢性胃痛、胃腸功能紊亂。
而這些問題在醫學上往往又容易被誤診,對於表現為心前區疼痛、胸悶、心律失常(如早搏等)及心電圖ST段改變的頸心綜合征,往往易被誤診為冠心病。誤診的結果不言而喻。無謂地吃藥治療,損害自己的心髒和血管。
更嚴重的是頸椎病能引起患者血壓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壓升高為多,稱為“頸性高血壓”。由於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皆為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故兩者常常並存。多少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因高血壓引起腦出血致死致殘,隻知高血壓危害,不知病在其根,多少患者臨終都未能意識到自己死於頸椎病,而不是高血壓。
讀懂身體的“暗號”
因此,在這裏提醒你,一定要關注自身的頸椎健康。當頸椎摸上去很硬、很涼,而且一轉就會嘎巴嘎巴響時,一定不要以為沒事,這時候其實頸椎在告訴我們身體已經處於氣血供應不足、骨頭幹磨的狀態了。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們脊椎的骨頭和骨頭之間是由椎間盤相連,椎間盤裏80%是水,其作用就是緩衝骨頭之間的衝撞,在椎間盤的保護下,身體運動時我們的骨頭不會受傷。
或許你已經發現,小孩子的身體是軟軟的,絕對不會出現脖子響的問題。而隨著年紀的增大,尤其是老年人,身體會佝僂,其原因就是椎間盤的水分在逐漸流失,緩衝減少,身體變硬,關節也就在缺血狀態下幹磨。這就類似於在車軸沒了油的情況下騎車,自然會感覺費勁,同時裏麵的滾珠轉動不靈活且有響動,以此類比,就不難理解脖子響的問題了。
對於僅僅是脖子響的問題還好理解,當將手放在膝蓋上,然後將腳離地,前後擺動小腿,如果當你感覺膝關節裏也有響動的時候,則相對麻煩大了,這時候已經可以毫不懷疑地說,你現在全身已經是嚴重的氣血兩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