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語言的審美特征
作者:張裕
網絡文學作品是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普及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文學樣式。這種文學樣式在當代人的生活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有著巨大的影響。網絡文學不僅是許多人感情宣泄的窗口,也是很多青少年甚至中年人熱愛和追捧的主要讀物,因此網絡文學不僅對於人們的價值取向、審美心理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也隱含了大眾的審美觀念和趨向。
一、 網絡文學語言的外部特征
所謂網絡文學語言的外部特征,是指從網絡文學語言的總體風格,創作基調,采用的表達手段,主要運用的修辭手法,獨有的藝術特色等方麵來探討網絡文學語言的審美特征。
(1) 大眾化、真實化、簡單化、娛樂化
網絡文學的作者是網民,網絡虛擬的空間給與了他們充分的自由,讓他們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因此,他們的語言也多是通俗的,大眾的。而網絡文學的受體,是網上的讀者,現代都市快節奏的生活鞭策也壓抑著他們。他們渴望的也是大眾的,消遣的,娛樂性的網絡文學。正是因為網絡文學的主體和受體兩者均有著這樣的共同的訴求,所以也就使得網絡文學語言具有著大眾化的特點。
網絡文學作品中借助超文本連接和多媒體演繹等手段來表現的文學作品、類文學文本作品中,語言有時甚至還包括聲音、圖像、視頻等內容,這都造成網絡文學語言的真實性和直觀性。網絡文學如同一個萬花筒,將生活中的點滴還原,轉化成不同的麵貌。通過對於生活多角度多側麵的描寫,為我們展現了更多的視角,賦予了更多的涵義。
(2) 反諷、諧音、誇張等修辭手法的大量應用
表達手段,修辭手段的運用是增強文學作品傳情達意功能的主要途徑,漢語的修辭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對於網絡文學語言也不例外。為了吸引讀者眼球,網絡寫手們想方設法的使自己的語言新奇、新穎,有很強的遊戲色彩和戲謔的風格。因此搞笑、懸疑、靈異、新奇、煽情就成為了很多網絡作品的賣點所在。這種新奇的語言表達方式,可以拉近網絡交流者之間的距離,吸引讀者的眼球,增加讀者的閱讀樂趣。
這一點從許多網絡作品的標題中就可以看出,如月關《回到明朝當王爺》、唐家三少《善良的死神》、張狂的《無限恐怖》、天下霸唱《鬼吹燈》、顧漫的《杉杉來吃》等等。在這寫標題中,有的是諧音用法,有的是誇張用法,有的是對比反襯,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追求新奇、新穎。每一個題目都十分吸引讀者的眼球,吊起讀者的胃口,再加上作品本身語言的魅力,這些小說都曾點擊過萬,流行一時。
(3) 個性化、陌生化
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很大的一個區別就在於它打破了傳統文學的發布途徑,不需經由出版社來篩選和定奪。並且如今的網絡文學的作者大多數是年輕人,他們樂於張揚個性,強調區別於主流,排斥傳統的說教和束縛,這體現在網絡文學語言的運用上即為語言的前衛,新潮和個性化。 這在許多作品題目中也有體現。如《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CS別傳——我是個憂鬱的土匪》、《十元錢的戒指,蛋炒飯的愛情》、《時光旅館》等。
而這種個性化的表達在一種更深度的層次中就體現為語言的陌生化。對於創作者來說,文學語言的陌生化能打破語言規範,並對日常語言進行扭曲、變性,更好地表現作家創作過程中的非理性成分的情感活動,從而增強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網絡文學作品同樣注重陌生化的表達,在語言方麵通常采用的方式為:使語言繁複、艱澀、層次冗長、結構奇特,讓表達方式“歪斜”、“別扭”、“彎曲”、“詭異”和“怪誕”等。
二、 網絡文學語言的內部特征
所謂網絡文學語言的內部特征是指通過對網絡文學語言言語形式特點的探討來發現網絡文學語言的審美特征。這主要包括語音、詞語、語法、段落等等方麵的一些獨特的,形成風格的特殊用法。
(1) 網絡聊天語言的運用
網絡聊天語言的新穎性,是數字、字母、符號、縮寫、圖形、文字等等的雜糅,具有很強的創造性。我們將其歸納為這樣幾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