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單霽翔看來,故宮博物院不斷出品精品 App 的原因是擁有一個非常敬業、值得信賴的團體,並將研究成果以輕鬆的方式無償奉獻給所有人。
「不斷研發,不斷強化,不斷呈現 App 項目以得到更好傳播,通過更多的傳播手段和接受手段使人們更輕鬆隨意地了解故宮的研究成果。」躋身世界前五博物館的故宮,不但專注於文物寶藏深層的挖掘,同時並不介意用新媒體的方式將成果輕鬆、多元地呈現。
聽說出於對文化和花卉的關注,故宮博物院還建立了宮廷園藝中心維護那些宮殿中的花朵。遊蕩在紅牆內外的鳥類、貓咪,在單霽翔看來同樣「是我們大家庭的一部分」。
比我們刻板印象中的國家機構,故宮博物院似乎要可愛不少。
全連接:故宮的數字野心
2014 年,故宮博物院年度參觀人數再創新高,達 1525 萬人次。
盡管希望參觀人次能夠控製在 1500 萬人次以內,但由於人們對故宮的剛性需求,使得這一數字仍在不斷攀升。
如何讓故宮文化融入社會生活?在故宮博物院看來應該有更多的方式,希望「通過 3 年使得故宮的文化更深入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更加全麵的為公眾的文化享受服務」,數字故宮社區將全方位介入這項工作。
並非簡單建立一個論壇般的社區,故宮博物院的「數字社區」規劃中包含線上、線下兩方龐雜內容,並分為 8 個主版塊,包括:資訊傳播、文化展示、公眾教育、學術交流、社交廣場、導遊服務、電子商務、休閑娛樂。
在內部,故宮為自己建立了故宮世界文化遺產檢測平台,將故宮中可移動、不可移動、動物、植物等 10 個方麵的物質內容進行全方位檢測;搭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對采集的資源數據進行加工管理;建立不斷更新的故宮博物院曆史文檔數字資源庫、數字影像資源庫、古代建築信息係統。
而在外部,故宮博物院視頻監控係統已經實現了對於不斷增長的觀眾動態檢測;門票係統引入快捷準確的二維碼驗證,很快人們也可以在微信上購買門票;故宮博物院網站平均每日點擊率超過 100 萬人次;英文站內容的不斷填充使得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通過網站了解故宮文化;青少站的建立將為他們提供更多適合的內容,讓更多青少年喜愛故宮網站。
如果近期曾遊覽過故宮,細心的你會發現新版的自動講解器已經引入了 40 多種語言、方言,並擁有故事般、青少版等針對不同人群的講解內容。擁有感應功能的自動講解器會標注你曾去過的展館,並在你踏入展館的第一時間講解背後的故事。
很快端門就會擁有一座麵積在 2000 平米左右的「端門數字展館」,人們可以在其中享受故宮的數字產品。故宮博物院希望人們能夠在進入故宮前或離開故宮後,能夠通過這個展廳係統地了解文物古建背後的文化。
虛擬現實展廳、更多的文創產品……不僅僅通過 App,故宮博物院正在全方位成為不斷貼近的、就在所有人身邊的故宮。
在於壯看來,今天的所有人都在玩兒、都在看,「為什麼不能看的更高雅,玩兒的更文藝?」
不斷豐富「好」的定義,用「好」的方式將「好」的文化傳遞給觀眾,讓觀眾得到好的體驗——這樣的故宮,會有誰不愛呢?
(本文選自:世紀人物 201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