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記一次體驗活動》教學實錄及評析(1 / 3)

《記一次體驗活動》教學實錄及評析

課例展台

作者:賈慶梅 陳明

一、 競選鼓手,進入情境

師:這節課我們來玩一個遊戲。看!(出示鼓、花、錘)猜猜什麼遊戲?

生:擊鼓傳花。

師:接下來,咱們就來玩這個既有趣又刺激的擊鼓傳花。(板書:擊鼓傳花)鼓,有了;花,多漂亮;鼓錘,在向你招手。噢,還缺一位……?

生:鼓手!

師:鼓手很重要,全班同學才一個;鼓手很威風,遊戲能不能玩出花樣全靠他;鼓手還很厲害,全班同學都聽他指揮;鼓手還很幸運,可以獲得一本書——西頓的《小戰馬》。好,誰想當鼓手?(學生紛紛舉手,自告奮勇,熱情高漲)

【評析】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環節,教師充分展示了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和高超的溝通技巧。更可貴的是開門見山,激發興趣,直接入題,把互動交流的內容與本節課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為下一步教學做好情感渲染和內容鋪墊。

師:看這場景,多熱烈!快看看,選你,他不同意;選他,你又不同意。那這樣,咱來一個公平競爭,想當鼓手,光有熱情還不夠,要說一說你有哪些優勢能當好這個鼓手?讓大家都信服。(指名四位同學上台)請四位同學一字排開。先看看你們的精神麵貌,像不像英姿颯爽的鼓手。給大家說一說,你們各有哪些優勢能當好這個鼓手?

生:我力氣大,能把鼓敲得很響。

師:力氣大,是當好鼓手的條件,可不是唯一的。你的優勢是什麼?

生:我原來敲過架子鼓,知道怎麼敲。

師:你有經驗。

生:我從小就學音樂,有節奏感,敲鼓需要有節奏。

生:我想得到那本書。(生笑)

師:你是愛讀書的孩子。同學們,聽了剛才四位同學的陳述,你們覺得誰能當好這個鼓手?(其他學生進行評價,選擇還是不統一)

【評析】從學生喜聞樂見的傳統遊戲入手,創設“競選鼓手”這一場景,引入話題,讓學生盡快進入教學情景,進入角色,進行觀察和體驗,進行口語表達訓練。

師:難以取舍啊,再來一輪行不行?剛才,我們選鼓手時的場麵太熱烈了,這一輪咱請這幾位同學把剛才選鼓手時的場景描述一下,誰的描述生動形象,能吸引大家誰就勝出。

生:要選鼓手了,同學們都舉起了手。張黎明把手舉得高高的,都快舉到天上去了,大聲喊著“選我!選我!”我也很想當鼓手,生怕老師看不見。

師: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問其他同學)他關注到了張黎明同學的什麼?

生:他關注到了張黎明的動作,張黎明把手舉到天上去了,直接站到了凳子上。

生:他還關注了張黎明的語言。(板書:動作 語言)

生:要選鼓手了,同學們爭先恐後舉起了手。有的把手高高的舉過頭頂,有的站起來揮舞著手,隻有我的同桌安靜地坐著,手端正地舉著,滿臉的自信。

生:要選鼓手了,教室裏立刻炸開了鍋。同學們都像脫韁的小野馬一樣,在草原上奔馳。隻見王濤滿臉漲得通紅,一個箭步邁出了座位,兩手還使勁地揮舞著,生怕選不著他……而我呢,也高高的舉著手,喊著“老師,選我!”不知道誰是今天的幸運兒,能當上鼓手,並能得到老師送給的《小戰馬》這本書。

生:要選鼓手了,大家心情十分激動,又萬分緊張。老師話音未落,同學們迅速舉起了手。宋傑滿臉燦爛的笑容,想吸引老師的注意。

【評析】通過剛才的鼓手競選,以“要選鼓手了”為開頭,把剛才看到、聽到、想到的,讓四位競選者有條理地說一說。其價值導向不隻是玩遊戲,而是體驗觀察,口語表達。

師:聽了剛才這四位同學的描述,你認為誰的描述生動形象,最能吸引大家?

生:我認為陸一飛的描述最好,他用上了比喻句,語言特別美。

生:我也選陸一飛,他關注到了同學們神態、動作,還有心理。

生:陸一飛說得最生動。

師:同學們都選你,你真的很優秀。在場麵描述中,如果關注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情、心理,會讓場麵更加吸引人。陸一飛勝出,發表一下獲獎感言。

生:感謝大家給了我機會,我一定努力當好這個鼓手。

【評析】以遊戲活動為載體,在真實的活動中,讓學生參與其中,去體驗、去感受。在此基礎上進行口頭習作訓練,讓學生學會體驗、學會感受、學會觀察、學會表達、學會我口說我心。同時,引導同學們總結歸納出場景描寫時應注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

二、 擊鼓傳花,關注場景

師: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有請鼓手,你心情怎樣?

生:我現在很緊張,也很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