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誠實與信任》(第二課時)教學實錄(1 / 2)

《誠實與信任》(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課例展台

作者:梁建斌

師:同學們,課文的題目是《誠實與信任》,文中的哪句話起到了點題的作用呢?

生: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師:這句話是誰說的?

生:小紅車主人。(板書:小紅車主人)

師:小紅車主人對誰說的這句話?

生:作者“我”。(板書:“我”,提示要加雙引號)

師:“我”和小紅車主人素不相識,從未見麵,怎麼會有聯係的呢?

生:他們倆之間發生了一次小小的行車事故。(板書:碰擦事故)

師:為什麼會發生事故呢?結果怎樣?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走進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那個深夜吧!

師:請兩位同學分別為大家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哪幾點。

師:謝謝兩位同學的精彩朗讀!故事大約發生在十多年前的一天深夜,我驅車回家,由於歸心似箭,車開得飛快。快到家時,突然聽到了什麼聲音?

生:(齊)“哢嚓”一聲。

師:“哢嚓”是什麼詞?

生:象聲詞。

師:《習作4》要求我們敘事或寫景時,用上幾個象聲詞,這樣人們讀了就有如聞其聲的感覺。夜深人靜的時候,當“我”突然聽到“哢嚓”一聲,心想“大事不好”!趕快停車檢查,萬幸啊,隻是右側的反光鏡碎了。假如你是交警,你認為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呢?

生:環境惡劣:深夜,天很黑,又有點霧,能見度很差。(解釋“能見度”)

生:違章停車:這輛(小紅)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

生:車速過快。

師:“哢嚓”一聲,意外發生了,原因也已查明,關於事故的責任,當時“我”是怎麼想的?

生: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在我。

師:平心而論,違章停車的小紅車多多少少也應該承擔一點責任。“我”卻願意承擔全部責任,突出表現了“我”寬以待人、嚴於律己的品質。

師:意外發生時,現場有其他人嗎?

生:(齊)沒有。

師:你從課文的哪句話中看出來沒有人的?

生: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

師:如果“我”是一個不誠實的人,將會怎麼做?增加一點難度,請用成語或歇後語來回答這個問題。

生:一走了之、溜之大吉、三十六計——走為上。

師:看,漢語詞彙真是豐富極了!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那時候也沒有電子眼,我完全可以逃避責任。然而,良心告訴“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要勇於承認錯誤。那麼,“我”是怎樣做的呢?

生:“我”在路燈下寫了一張字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

師:(板書:寫字條)字條上寫了什麼?

生:字條上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係。

師:按照這個提示,我們可以用剛剛學過的書信的格式來代寫這張字條。(出示課件)

小紅車主人:

你好!

今晚,我不小心把你的汽車反光鏡碰碎了,我一定會賠償你的全部損失。希望你早日與我聯係,我的電話是2011520。給你帶來不便了,真對不起!

××

××××年×月×日夜

師:字條寫好了,“我”為什麼把字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而不是放在別的地方呢?

生:小紅車主人一上車就能看見。

師:對,“我”處處為別人著想,這個細節也反映了“我”很真誠。可以想象得出,小紅車主人來開車,看到左側的反光鏡碎了,肯定很生氣。可讀完字條後,他的心情又不一樣了。他可能會怎麼想、怎麼做呢?